儿子2009年考入省重点高中,开始高中生活。
高一高二学习很努力,生活能力也很强,从不叫苦叫累,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好评。基本上正常的度过了高中前两年的生活。高三第二学期开始,孩子的学习生活开始打乱了,出现了心理高原期。
下面就谈一谈,心理高原期的出现:
自主招生报名后,儿子总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排在前列,获得名校自主招生校荐名额。孩子开始焦虑,表现出看不进去书,上课上自习课溜号,脑子里总是不停地在想一些不该想的事情,怀疑自己说了哪句话冒犯了同学,水龙头关了还想去看看关了没关得了,这种情况持续了近一个月,严重地影响了学习。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学习上很努力,学习时间抓的相当的紧,成绩也不错,出现这种状态,孩子接受不了,担心期末考试考不好,每天给我挂四次到五次的电话,边说边哭。期末考试结果没有像孩子想的那么糟糕,但也是下滑了近二十名。孩子不正常的情绪没有改变。
老师和我说,“目前孩子学习成绩不重要,问题是孩子的性格太内向太消极了,而且还太用功了,学习太用功也是问题,这样下去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特别是他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
老师和我一起分析了孩子出现“心理高原期”的原因。
一是内向的性格。我反思了孩子形成内向性格,主要是我的影响。
第一我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生活上关心得太多,行为上管得也太紧,约束过多,在孩子做事中,总是给提些建议,遇到问题总是规劝,久而久之,孩子放不开。用老师的话说,我作为家长“越位”了。
性格内向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忙于工作,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了,孩子没有童年和少年的快乐。
性格内向原因三是,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缺少轻松交流的氛围。
孩子出现“心理高原期”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太严了,期望值过高加重了压力。
原因三,作息时间安排不合理,学习上太用功,吃完饭就看书,几乎没有运动的时间,身心疲惫。
原因四,是孩子在学习上消极,不自信,总怕自己考不好,考不上名校。
由于以上原因,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爆发是迟早的事。
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和孩子是怎样走出“心理高原期”的:
首先是我甘当“垃圾桶”,让孩子不良情绪得以宣泄。
要让孩子真正走出“高原期”,必须让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家长做好孩子的精神支柱。要做到对孩子充分的理解,做好“垃圾桶”,挖掘出引起孩子问题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解决。
我第二个做法是,改善亲子关系。
陪读前两个月,我和儿子的关系在改善过程中,真的很感谢老师教我如何对儿子理解、信任和有效的沟通,第三个月应该用“和谐”这个词,儿子对我很亲密,我们的交流内容多了,时间也长了,餐桌是我们最好的交流场所。
充分利用好三餐的时间,儿子和我谈论新闻、趣事,我们一起学习着快乐着。儿子给我讲学校的事,让我对孩子在校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一次讲到和同学一起做恶作剧,我俩哈哈大笑,我享受到了和儿子久违的笑声。
说起来真的让我心痛,还是在初三的时候,我们之间就缺少了交流,缺少了笑声,儿子的小脸绷得紧紧的,失去了阳光。
儿子努力考入了重点学校,起初很兴奋和自豪,随着儿子高考目标的远大,学习压力的增加,孩子就进入了不良状态。高一一次期末考试没有达到他理想的名次,年级34名,在总结上,儿子写到他没有父爱和母爱,我看了心里酸酸的。
高二一次双休日,儿子回家,一句话也没和我说。返校上火车前,我做好的午饭都没吃。儿子走后,我一个人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儿子住校期间,有几次我到沈阳看他,短短的几句话,儿子催我让我走,说他要看书了,回家路上,我心里真的不好受。
进入高考倒计时,儿子对我很亲近、依赖和信任,我们之间的交流很顺畅,还有了幽默。一次儿子睡前在沉思,我问儿子你在想什么呢,儿子神秘地说,想美女了,我高兴地说,好啊,那就在梦中相见吧。
在这一个月里,我得到了儿子的关心,我每周往返两个城市之间,我收到了儿子问候的短信,儿子还亲切地称呼我老娘,我心里暖暖的,坐车都没了疲劳。
当我和儿子躺在床上时,儿子主动把枕头移向我这边和我亲近,此时的感觉真好。有一次我要回家,儿子表现出对我的舍不得,我想起上个月当“垃圾桶”的事,就说有人要撵我走,我得走了,儿子捂住我的嘴不让说。这一个月里,我给儿子夹菜,儿子欣然接受,我再也没当“垃圾桶”,心里好受多了。这一个月里,我和儿子享受着亲情,享受着高考,温暖了。
我在和儿子的关系和谐发展的同时,老师让我做纽带桥梁,教会了我改善父子关系,我经常在儿子面前夸他爸,现在进步了,酒喝少了,工作努力,还得了先进。
爸爸在家里很想儿子,每次妈妈到沈阳带的好吃的,都是爸爸亲自买的,爸爸对妈妈也很关心。儿子对他爸有了好的感觉,我和老公交流孩子的变化,我也鼓励他来到看儿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