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最有内涵的校名:北京101中学
很多外地人都认为北京101中学是四中,八中一样按照序号取的,但是谁知道原来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思,北京一零一中建校于1946年,当时在我华北解放区的张家口市,叫做张家口市立中学。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三面大举进攻张家口,遂与回民中学、女子中学全体师生一道撤离,合并为晋察冀边区“联合中学”,随后演变为华北育才中学。然后在北京解放后迁至北京,与师大附中合并,定名北师大附中二部。最后迁于现址,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学,原师大附中二部改为今天的北师大二附。北京一零一中是中国共产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1955年,学校定名为北京一零一中,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校名,并释其含义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文豪所取,高!实在是高啊!
9.最成功地捡漏:师大二附中
师大二附中
原来的师大二附中其实是101以前的名字,1949年5月华北育才中学与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师大附中二部。1952年8月与华北中学合并,1953年9月更名为北师大二附中,1955年定名为“北京市101中学”。现在的师大二附1953年建校,校名为“北京市四十六中”。1954年 新校舍落成,位于新外大街12号 1960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微博)第二附属中学。101放弃的金子招牌名字,四十六中捡漏后立即办的有声有色。
10.历史最悠久的三个中学:北京一,二,三中
一中前面已经说过了。
北京二中
北京二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左翼宗学。左翼宗学与右翼宗学(现北京三中)一并,始建于清雍正二年闰四月初五(1724年5月27日)。左翼宗学系清镶白旗子弟学校,其确切校址是今东四南大街(东四十字路东侧至灯市东口)马路东侧的街面上。1905年戊戌变法,左翼宗学改建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学堂。1910年3月,改为左翼八旗中学堂。中华民国建立后,即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后又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北京市立第二中学。1910年至1936年校址移至史家胡同(“史可法祠堂”旧址)。民国25年11月1日(1936年),北京二中由史家胡同迁入内务部街15号现址。即原军阀段祺瑞政府内务部公署所在地,直至现在。
北京三中
北京三中的前身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建立的专收八旗子弟的右翼宗学,当时坐落在西单小石虎胡同。曹雪芹曾在右翼宗学供职十年,并在此构思了《红楼梦》。1902年右翼宗学改为八旗右翼中学堂,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并搬至祖家街。1950年10月学校改成北京市第三中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于诗词盛宴中看见书香霞浦2024-05-2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