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两会期间公开表示不赞成媒体对“致癌牛奶”等的过度炒作。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网民围攻。
无独有偶,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因为“黄曲霉素致癌不必恐慌”等观点受到舆论炮击;而曾广受网民喜欢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也因为“食品安全标准并非越高越好”,受到网民反戈一击。
近年来伴随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的爆出,公众情绪的“燃点”越来越低,事件本身成为各种民意的宣泄口,而政府官员、专家等发出的声音往往变得“不动听”,甚至因而遭遇“被失语”。这究竟是公众“反应过度”,还是第三方真的“没有良心”?
从当年的食品短缺,到如今的“不仅吃饱更要吃好”,中国仅用30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要用百年完成的温饱事业。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保障机制与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的缺失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科学事实与消费者认知之间存在的“信息真空”正在越拉越大。
目前的怪圈是,一旦曝出食品安全事件,无论是否个别案例,公众的第一反应是泄愤,恨不得把企业一棒子打死,追本溯源与解决问题本身反而成了次要的。而专家的科学澄清被误读为“没良心”、“伪科普”;政府部门的理性表态变成了“官员怠责”、“被企业收买”。似乎只要不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就必定是“人民的公敌”。
这一现象的危害是,舆论的谴责只体现了“正确的声音”,但还远远没有成为“科学的声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最根本原因被忽视,公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食品安全。
以黄曲霉素事件为例。乳品龙头出问题引起的眼球效果远高于黄曲霉素本身,因此来自农业部等权威机构专家指出的“乳制品中完全不出现黄曲霉毒素M1污染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能做的是如何抓住关键控制点,主动地排除它,使之控制在保护消费者健康的水平上”的声音,被认为是转移视线和帮企业推卸责任。恐慌情绪代替了合理评估黄曲霉素的危害,专家们呼吁的反思全国散户养殖模式以便从根源上解决黄曲霉素的建议,也淹没在讨伐声中而没有得到重视。
其实,政府、专家的立场与消费者是一致的,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真空”引发的恶果是:风险交流机制的缺失使社会信息不对称,最后为此买单的往往是发出理性声音的人。
在当下信息爆炸与自媒体化的时代,“信息对称”变成了“信息堆成”,在来自各界的不同声音里,往往比较极端的声音更容易受到关注和引发传播,但这些声音,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而我们也发现,专家们慎重的反应会相对慢几拍,这使得靠数据、靠事实、靠标准支撑的声音反而得不到理解和重视,有时甚至造成信息的扭曲。比如,在食品添加剂事件走入公众视野后,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凡是食品添加剂都是毒药,将政府引导的打击非法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理解为抵制所有添加剂。而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在提高食品稳定性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是食品工业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类物质。
这些乱象提醒监管层,政府、专家、协会之间不仅要多开展互动式的风险交流,还应建立风险交流机制,在出现一边倒的声音后,由政府的职能部门来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勿再以“风传”误导消费者,让公众的知情权提升为科学的知情权,此外,建立一个民间的、能专门提供科学知识的交流平台也是公众所期待的。(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于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