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的省内外采访团齐聚贵阳,遇见”2017多彩贵州非遗周末聚活动,“碰撞”出贵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们一同领略贵州传统民族艺术,体验了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是核心
在“非遗周末聚”活动开始之前举办了“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座谈会。座谈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保护其生命力。关注非遗的传承实践是否生动活跃,关注遗产的持有者积极性如何,状态如何,如何参与到传承实践活动中,是否在遗产保护活动中受益是此次采访活动的重头戏。王司长还提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从“多彩”的角度出发,研究、考察贵州文化,可以看到极其丰富的文化多样性,也会看到世界的创造力。希望能在此次的贵州之旅中可以深刻的了解非遗,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贵州非遗生命力首先要发出本地好声音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红光对记者说,非物质文化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进一步的加强保护传承和发展。关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关注贵州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方面的经验做法,讲好贵州故事,发出贵州好声音。截至目前,贵州省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市级名录1000多项,县级名录4000多项;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传承贵州非遗文化大胆创新
“非遗周末聚”活动是以贵州省非遗项目的展示展演为主线贯穿,全方位地将我省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同一地点持续地轮番展现。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和加强了各地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意识,推动了从过去的被动传承变为主动展现,不遗余力地对各地民族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承,为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做出努力。(记者 张消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