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第四季最新一期的节目中,鲍橒和于湛两人比赛的项目是“仓颉造字”,那么这个项目的规则和原理是什么呢?因为这个项目要用到VR,所以很多的网友和观众都非常的好奇,这个项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原理和规则是什么?VR成像的原理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强大脑第四季仓颉造字规则原理介绍!
最强大脑第四季仓颉造字规则原理介绍
“仓颉造字”的规则如下:节目组将按照笔划的组成将1000个汉字从3D角度任意拆分,选手的VR眼镜左右眼屏幕会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随后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这样,选手便要准确认出这1000个字体笔划立体变换的字!随后指认出嘉宾所选的汉字。
尤其还要在最短时间内答题,也是惊呆了众人啊!没想到汉字还能有3D新玩法,这被拆分了的“养”字强哥表示完全认不出,旋转成这样根本就是一个个小型“迷宫”嘛!而且这种无实物,全靠虚拟的解题方法真的太厉害了……
不过小伙伴们对这个项目好奇的同时,也对节目中的VR无比好奇,那么这个VR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在这个项目里面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VR就是虚拟现实眼镜,这种眼镜的结构一般都是“透镜+屏幕”的成像方式,透镜在眼前2-3cm处,屏幕距透镜3-6cm,虚像成像在眼前25cm-50cm左右。
(这就带来了视力疲劳的问题,戴头盔眼镜时,视线将一直持续聚焦在25cm-50cm处,无法移动,并且视野里全部是电子显示屏,时间长后眼部肌肉会极度疲劳,想象一下你双眼距离电视屏幕半米以内一直不动……但上述光场成像则是模仿现实世界的真实光场信息,眼部聚焦点会不断移动,没有上述问题)
1、放大镜成像原理
当物体AB置于透镜焦距f以外时,得到倒立的放大实像A′B′,它的位置在2倍焦距以外。若将物体AB放在透镜焦距内,就可看到一个放大正立的虚象A′B′。
映象的长度与物体长度之比(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放大率)。若放大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a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a≈f),而放大镜到像间的距离b近似相当于人眼明视距离(250mm),则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为:N=b/a
[Ps:人眼能够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就称之为明视距离。实际上明视距离因人而异,对于近视眼,明视距离会短一些,远视眼会长一些。对于健康的人眼,明视距离在250mm左右,因此我们通常将明视距离就设定为250mm。]
由上式知,透镜的焦距越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一般采用的放大镜焦距在10~100mm范围内,因而放大倍数在2.5~25倍之间。
进一步高放大倍数,将会由于透镜焦距缩短和表面曲率过分增大而使形成的映象变得模糊不清。为了得到更高的放大倍数,就要采用显微镜,显微镜可以使放大倍数达到1500~2000倍。
放大镜成像中,物距a(公式图中的u)、像距b(公式图中的v),焦距f符合以下关系
即1/b+1/a=1/f
由于像为虚像,所以b会在这里是负数;
2、头戴式眼镜成像原理
如上图,根据上述内容,焦距需要比物距大,而一般眼镜物距在5-7cm,我们设透镜焦距f为70mm,设屏幕物距a为55mm,根据计算公式的到b=-1/(1/f-1/a)=256.6mm,正好是明视距离左右。
而由于现有的眼镜一般都不可调整屏幕距离,故a基本固定,可换透镜来调整f实现虚像距离的变换,对于近视,像距需要变短,f需要增大,一般选择较薄的透镜,对于远视则选择较厚的透镜。
另外,在几个参数的调整中,基本都是几毫米的微调,需要权衡虚像距离过大(放大倍数大)而带来的像素颗粒感问题和虚像距离过近而带来的不够明视距离、视野较小等问题。
所以这时候,你会明白文章开头的一段话:
戴头盔眼镜时,视线将一直持续聚焦在25cm-50cm处,无法移动,并且视野里全部是电子显示屏,时间长后眼部肌肉会极度疲劳,想象一下你双眼距离电视屏幕半米以内一直不动……
另外,光场成像我的理解就是,装置直接向眼镜投射(经过透镜阵列或其他技术)真实光场信息,这个光场信息你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里充满的光线集合。
人眼也是通过透镜焦距的变换而将不同的光束聚焦在视网膜上,但其实射入眼中的光场信息并没有变化,是全息的,只是人眼用焦距进行了选择而已。
仓颉造字的来源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
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侵华日军新罪证“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展出2024-09-1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