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大半辈子吃住在船上,临近上岸的日子,难免不舍。
▼这条石板路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同样在听取大家的意见。
听说沙坡尾将改造,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捕捉“最后的瞬间”。
谁也不知道,这类老行当会不会在某天也离开沙坡尾。
不少渔船来自龙海,它们也将撤离。
上世纪70年代,鼓浪屿钢琴码头建成时,对面还没有高楼大厦。
鼓浪屿海岸,历经沧桑,石头还是那些石头,岁月却已远去。
上世纪70年代的思明南路,思明电影院是这条路上的标志性建筑。在那个娱乐活动并不多的年代,电影院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山路,画面尽头的尖形建筑是今天的中华城,已经成为中山路的地标性建筑。中山路两边的建筑在原址上进行了修葺,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游客来厦门的必经之地。
老厦门港的发祥地
沿着厦门大学对面的大学路一直往前走就是沙坡尾所在的位置了。根据文史专家彭一万的论述,沙坡尾是厦门港的发祥地玉沙坡的一部分。明末清初的厦门港,仅仅是一处月牙形海湾,与如玉的沙滩连成一片,被雅称为“玉沙坡”。而按照渔民们的习惯说法,以碧山岩流下的南溪仔为界,把海边沙滩较远靠老市区处称作“沙坡头”,较近靠厦大处便称作“沙坡尾”。
在文史专家的眼中,沙坡尾可以说承载了老厦门全部的历史,因为这里融合了厦门的种种生活:渔民、党政、商业等,都能在这里找到历史的痕迹。而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厦门岛内外一栋栋高楼建起,一条条道路拓宽,老厦门港的发源地沙坡尾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基本保留了原始的模样。
关于沙坡尾改造的说法,也不是没有过。当地人的记忆里,从新世纪之初开始,本地居民陆续搬出,沙坡尾的改造就开始说起了。有说全部拆掉重建,有说保留原有风貌,只是10多年过去,还是没什么实质变化。
鱼腥味中的文艺范
大概沙坡尾从未像今天一般引起各界的关注。渔船退出的消息传开之后,文艺青年们背着单反相机,在五颜六色的渔船和涨潮涌进来的暗绿色海水前,怀念着他们从微信文字里所了解到的或许是第一次才辗转寻来的沙坡尾。镜头里,渔民泰然自若地坐在渔船里用闽南语聊着天,一缕青烟从鼻翼里吐出。渔船上,还沾着丝丝血迹的砧板和刚刚杀过鱼的菜刀就摆在已经变色的塑料水桶边。几只白鹭安静地停在甲板上,时而飞起,最后消失在沉沉的暮色里。
在避风坞边上,开张不久的小资情调咖啡馆半开着门,屋内播放着轻音乐,吸引前来拍照的、走累了的文艺青年花三四十元喝上一杯拿铁;往前走两步,掉色的铁皮板上红色颜料写着“经济理发”4个字,从生锈的铁门进去,昏暗的二三十平方米小店里,老式的理发师傅收15元帮买菜顺路过来的阿麽理个发;隔壁过去两间店面,一间新的咖啡馆即将开业;在这里居住了六七十年的老人不理会身边来来往往的游客,埋头在屋门口的石板上搓洗衣服……不同时代的印记就这样看似平静地浸润在这片港湾弥漫着鱼腥味的空气里。
网络上的声音则显得更为激烈。从5月中旬媒体披露沙坡尾渔船将上岸之后,社交媒体上,文化学者、媒体人、艺术家等关于沙坡尾何去何从的讨论便不曾停歇。本地人担心,没有了渔船的沙坡尾,他们去哪儿寻找厦门人的根?外地人同样关注,以后,还看得到真正的老厦门吗?
暂别渔船的避风坞
即便如此,渔船清理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有证实本地渔船和政府签订了上岸转岗协议,每艘渔船能得到数万元补贴,每晚一天上岸就少数千元补贴的规定使得最后期限前本地渔船已全部上岸。事实上,停在避风坞内仍在作业的渔船,大多来自龙海。他们从近海捕了鱼拿到厦门卖,有时好几天才回家。如今,他们只能撤离避风坞,要么去更远的高崎码头,要么回龙海但鱼货卖不了在厦门这般价格。
6月10日,避风坞内本地渔船全部上岸,外地渔船没剩几艘,石板路上再无海鲜摊贩的身影。几个交了船的渔民坐在坞边的板凳上,望着这片沉静的海面,抽起了烟。
谁在守护 那些渐行渐远的记忆
或许,对于厦门人而言,与其说怀念的是避风坞里的渔船,倒不如说怀念的是沙坡尾一带保留了原汁原味老厦门风味的生活方式,而渔船和鱼腥味在一部分人看来则正是活态的渔港文化的最直接体现。
然而如今,它正在逐渐变化。这样的变化,在厦门的其他地方或许似曾相识。曾经以“渔港立市”的厦门,如今在外人口中提到更多的是一座旅游城市: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钢琴之岛”等美誉的鼓浪屿,即使是去年10月开始整治提升,岛上的居民依旧觉得吵,而年轻一代厦门人若不是陪朋友,早已记不起上一次去鼓浪屿是几年前;号称“中国最文艺渔村”的曾厝垵在多年前是文艺青年的聚集地,而今更有追赶鼓浪屿的势头。
记忆中的老厦门很小
“厦门有很大的变化,一些老城区即使建筑没什么改动,但味道已经和以前相差很远了,只有沙坡尾还是原来的样子。”在厦门,几乎每一个老厦门人都会告诉你,曾经的厦门只是很小的范围,特区建设开始之后,才有了今日的厦门。而在这样沧海桑田的变化之中,原本的老厦门风味也随着拥挤的人潮和不断刷新的高楼记录渐行渐远。
老厦门有多小?今年46岁的洪先生曾在上世纪80年代特区建设之初时做过电报配送员工作,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候,电报送到湖滨北路就得增收“偏远地区”的费用了。在老厦门人的印象中,厦门的老城区只有中山路、轮渡、厦港、中华社区等一些地方,往北最远到今日的火车站、文灶一带,往南则至今日的厦大,厦禾路和思明南路、思明北路算得上是主干道,岛内的其他区域都是郊区,就更不用说岛外的大片地方了。
“以前厦门人说进城,就是到今天的中山路、轮渡一带。”文史专家郭坤聪说。但是在历史上,厦门最繁华的街道并不是中山路,而是大同路。从1929年建立之初到1958年,这条1100米长的街道一直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之后,才逐渐被中山路取代。
繁华商业街直通码头
大同路直通轮渡码头,在这样一个以海为生的城市,交通上的优势让大同路很快成为货运量和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那时候,大同路上有厦门最大的百货公司南泰成百货店和捷克百货店;有号称当时布类品种最齐全的绸布店“同英布店”;更有“好清香”“吴再添”“黄则和”等经久不衰的老字号餐饮店。
“大同路当年的物资种类是最丰富的,郊区、岛外当时也有自己的供销社,但是如果想买到更多款式、花色的布料,他们就得到大同路来,其他东西也是同样如此。”62岁的老纪在大同路住了一辈子,说起当年这里的辉煌仍有一种自豪感。
在那时,老厦门城的人口也远远不及今日。老纪说,上世纪70年代时,厦门市内人口也就10万人,加上郊区,岛内也不过30万人。“走在街上半个小时都看不见一辆公共汽车,大家出门要么走路,要么骑自行车。”人少,邻里间的感情也更亲密,即使说不上话,彼此也能大概知道对方是住在哪一片区域。
守着老城区的老人们
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南巡”之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一股建设的浪潮真正掀起。填海造陆、高楼林立,昔日的郊区“变身”城市,老城区的光芒慢慢褪去。
如今,依旧居住在老城区的,许多是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的老人们。今年60多岁的郭先生早在10多年前就从大同路搬到了湖滨北路,而他80多岁的老母亲却怎么都不愿离开大同路小巷子里的老房子。郭先生并不勉强母亲,在他看来,这里,确实是适合老人居住的。“这里的房子是近街僻巷,也就是说既靠近外街,住的巷子里面又很安静。”对于老人家来说,这里不用爬楼,有她熟悉的邻居,没事就出来外面和邻居聊聊天,哪天没出门了,还会有邻居去敲敲门,有个照应。
而一些即使住到外面的老厦门人也愿意常来这片熟悉的地方买东西,因为早已形成了习惯,要找的东西一下就能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最大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送电 满足50002024-12-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