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情谊相连。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雪域高原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中,有一抹温暖而坚定的色彩,来自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
从2016年开始,福建对口援藏地区从林芝市转到昌都市,厦门市对口支援昌都市左贡县。“十四五”期间,厦门援藏工作队积极传承“老西藏精神”,发扬特区“爱拼敢赢”传统,跑好援藏“接力棒”,不断续写厦左一家亲、山海情谊长的新篇章。
皑皑雪山之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医疗资源“云端共享”,厦门专家“面对面”问诊;现代化工厂生产线上,小小的“铁核桃”摇身一变为香浓的核桃油;“一部手机游左贡”,让左贡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左贡新画卷,生动诠释着特区情谊。
2024年,厦门产业援藏项目作为球探体育比分:优秀援藏成果参加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成就展,并同时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消费帮扶典型案例。今年,厦门援藏工作队获评“第十批援藏先进集体”。厦门援藏工作队领队,左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林永利说:“发挥厦门优势,尽厦门所能,更好地带动左贡县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
着眼民生幸福
医疗协作迈入“智慧赋能”新阶段
左贡位于西藏东南部,藏语意为“犏牛背”,因地形像犏牛的背而得名。这里年平均气温4.4℃、平均海拔3800米,与厦门远隔千山万水。
近日,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科远程多功能会诊中心,专家们正与左贡县人民医院的第四批医疗援藏队队员进行远程会诊。虽然相隔2100公里,但是通过“远程影像会诊平台”,病人的X光、CT等影像资料就能实时传输到屏幕上,这也让援藏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云端共享”。厦左两地的医疗协作迈入了“智慧赋能”的新阶段。
让高原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从2022年起,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后派出4批19名医疗援藏队员驻点左贡县人民医院,覆盖左贡县人民医院主要薄弱和急需学科,开启了“组团式”支援。左贡县委常委、副县长泽登伦珠介绍说,“在厦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县医院新设立了口腔科、内镜室,内科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手术室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绵绵之力,久久为功。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张福星说:“‘十五五’期间,我们力争让左贡县人民医院技术水平大幅提升,达到西藏自治区二甲医院的水平。”
不仅要圆“健康梦”,还要圆“教育梦”。厦门援藏工作队从教学质量到教育管理,从教育帮扶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口教育支援,先后在左贡县第一小学、旺达镇小学(厦门第一希望小学)、田妥镇小学(厦门第二希望小学)投资4400万元援建校舍和附属设施配备,加快推进“智慧课堂”建设进程。
探访鼓浪屿、走进陈嘉庚纪念馆……今年7月23日至8月1日,左贡2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圆满完成了为期10天,纵贯厦门、篮球比分直播:、福州三地的文化研学之旅,这段旅程,成为左贡少年心中“汉藏同心”、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鲜活记忆和成长勋章。每年暑期,厦门援藏工作队组织左贡青少年来厦参加“逐梦山海 一鹭向前”主题夏令营活动,让雪域高原的孩子们亲身感受祖国发展的脉动,在共同的文化体验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立足产业升级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怒江穿流而过的左贡县,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间,一片片挺拔生长的核桃林随处可见。
左贡县10个乡镇中,7个有野生山核桃分布。全县核桃年产量80万公斤以上,但滞销严重,曾经一度4元钱一公斤都卖不出去。甚至有些农户的核桃挂在树上也没人去收。
核桃有“树上油库”的美誉,何不因地制宜,将山核桃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厦门援藏工作队看来,援藏工作要“输血”更要“造血”,只有在当地发展适宜的产业,才能提升内生动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自球探体育比分:起,厦门累计投入4420余万元援藏资金,在左贡建立了高标准、全流程、现代化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依托该产业园建设高原野生山核桃油生产线。
为有效推动左贡核桃油资源开发,2022年,厦门援藏工作队以工会消费帮扶市场为牵引,引进厦门建发恒融供应链有限公司,对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精准帮扶,从产品设计、物流、仓储、配送进行全链条支撑,实现了核桃油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核桃油被命名为“山海一鹭”,一上市便成为了“爆款”。厦门国企援藏小组组长、左贡旺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开成介绍说,如今,旺达食品公司年产核桃油20余万瓶,年均产值达1600万元以上,约占左贡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一半,累计产值4000余万元。
山海牵手,小核桃闯出了大产业,紫葡萄也迎来了“金凤凰”。
左贡县葡萄种植和酿酒历史悠久,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高品质酿酒葡萄种植区。2023年,厦门援藏工作队精准招商,成功引进国内民营葡萄酒头部企业——西鸽集团作为中林卡葡萄基地的开发运营主体,同步建设一座年产能70万瓶的酒庄。目前,葡萄基地标准化建设已初见成效,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聚焦深度交融
数智赋能共绘“同心圆”
去年7月,厦门援藏工作队与左贡县共同努力的又一丰硕成果——左贡县全域旅游智慧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借鉴厦门“数字+文旅”、线上线下相融通的方式,以数智赋能左贡文化旅游产业。
依托左贡特有文旅资源及厦门技术优势,厦门援藏工作队引进厦门旅游集团制定全域旅游规划,梳理集成全县“吃住行玩购”资源,实现“一部手机游左贡”。同时还引进厦门民企,在美玉草原开发生态野奢民宿项目。目前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用,三期工程将在明年4月开工建设。
如今,左贡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左贡2024年接待游客数25.7万人次,旅游收入10280万元,均较2023年增长30%以上,直接带动本地农牧民就业1161人次,实现增收387.43万元。
交往交流交融的暖流,在广阔领域里不断奔涌。
今年4月,左贡基层干部来到福建开展为期15天的“探寻八闽文化、追寻总书记福建足迹”交流学习活动。此次活动,为左贡基层干部打开了一扇“看先进、找差距、谋发展”的窗口。他们学习福建在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左贡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了推动乡村振兴的方向。
今年5月,左贡13名学员来到厦门,参加为期13天的电子商务培训班。从选品策划、直播脚本撰写,到直播间搭建、产品拍摄剪辑,学员们的直播技巧和带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员丁增群觉说:“以前我对AI技术只是一知半解,没想到它在电商工作中能有这么大的作用。”
在左贡,电商、直播,已不是新鲜词。两年来,厦门援藏工作队电商小组团组织线上线下电商各类培训15场,培训人数近1100人次;完成各类平台网店搭建20个;建成村级电商物流综合示范网点5个。
2022年以来,厦门援藏工作队还累计投入援藏资金14592万元,推进旺达镇列达、兵达、则巴、波科村,碧土乡碧土村,田妥镇德列比、金达、德达村等8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共惠及347户2120名当地群众。农村给排水、公共道路、垃圾处理等工程的建设,精准解决了农村住房用电安全、屋面防水等急难愁盼问题,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增强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 通讯员 何俊 陈圣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咖啡展启幕 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翻倍增2025-11-24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