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实施全国最优种粮扶持政策,全省首创出台生猪价格保险政策,成立全省首个智慧农业产业园,成立厦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首次闽宁协作农业碳汇交易1.98万吨,成立福建首家“金融支农联盟”……“米袋子”更鼓了、“菜篮子”更丰了、“果盘子”更甜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厦门农业农村工作亮点频出,硕果连枝。
过去一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努力走具有厦门特点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有序发展态势。今天,本报详解去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特色亮点。
端牢“厦门饭碗”
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
早稻丰收在手,夏粮颗粒归仓,晚稻生产有条不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层层压实各级党政同责,全市重粮抓粮意识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稳中有增。
早在2022年,我市就出台《厦门市扶持粮食生产六条措施》,全市水稻每季种植补助达1200元/亩,其中种植补助750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社会服务补助450元。在市级补助基础上,各区还加大扶持力度,比如集美区水稻每亩补助1500元,海沧区水稻每亩补助2000元。
这一全国最优种粮扶持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据统计,2023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约6.20万亩、粮食产量约2.60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
在装足“米袋子”的同时,厦门“菜篮子”品种供应也更有保障。我市去年在全省率先出台生猪价格保险政策,一旦养殖户发生亏损,即可理赔。生猪价格保险与生猪养殖保险形成“生产保障+价格托底”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丰富了我市畜牧业保险险种。据统计,这一保险启动以来,全市共有42家生猪养殖户投保,理赔超千万元,户均减少损失25.44万元。据统计,2023年第二季度我市生猪出栏8.48万头,较第一季度增长6.67%,在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增长,前三季度生猪存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没有出现大幅下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去年,我市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达98.6%,其中生产环节合格率为100%,保持全国前列。
推进智慧创新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去年12月,全省首个智慧农业科技装备专业园区——厦门市智慧农业产业园正式揭牌成立。这个位于集美区软件园三期F区12栋的园区已经吸引北京农信数智科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10家智慧农业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签约入驻。
园区的成立是我市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2023年我市加快推进“厦门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增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2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3年“网上年货节”和“双11网购节”,我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8.2亿元,占全省31.6%,居全省首位。
农业设施装备是智慧农业的重要助力。去年我市修订《都市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实施办法》,新增标准化设施农业大棚200亩、在建标准化设施农业大棚1200亩。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建成高标准农田11000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7万亩、占全部耕地25.7%,设施农业大棚2.45万亩,占全部耕地11.3%。
得益于种业创新发展,我市的广袤田野正释放着巨大的发展生产潜力。去年,我市扶持蔬菜种子种苗产业发展项目7个、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10个、展示示范农作物新品种60个,获农业农村部授权蔬菜新品种10个,支持种子种苗企业承担国家花椰菜育种攻关项目和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我市还成立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厦门试验站、厦门市农芯种业研究院,农友种苗再次获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企业,这是全国唯一的台资国家级农作物种子企业。
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片区建设
厦门农村面积不大,如何让有限的农村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不仅丰富市民生活形态,还能拓展市民生活空间?去年以来,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在真真实实转化到厦门“三农”工作的实践中。
立足厦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定位,我市大力发展城郊型高附加值特色农业,加快城郊农业试点片区建设,以点带面打造集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产业资源、休闲旅游、乡村传统历史文化为一体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探索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智慧农业、EOD(绿色生态办公区)等农文商旅融合发展路径,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我市始终将“土特产”三字诀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之中。去年,同安梅山猪、同安水果玉米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同安凤梨穗龙眼、古宅大蒜列入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名单,GFF牌保鲜胡萝卜、爱垦园艺牌花卉种子获评福建名牌农产品,“厦门制”土特产持续走俏市场。
厦台农业合作在去年也进一步深入推进。以“两岸农情 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500多家企业参展,迎接观展游客1.35万人次,千万人次网友在线互动。厦门展区意向签约金额达到41.6亿元,两岸在农业经贸领域的联结与合作大大增强。
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正在策划建设占地30亩的种业中心二期,全力打造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去年园区新增入驻台资企业7家,累计投入资金超3亿元,引进台湾农业优良品种300余个,两岸联合研发新品种170余个,园区创业就业台胞近百人,厦台种子种苗年贸易额约5500万元。
全力推进试点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条条整洁通畅的阡陌村道,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虽是隆冬,走进厦门农村,处处皆景,青山绿水间,一个个美丽的乡村竞相绽放新姿。
用好用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去年我市坚持串点连线成片,按照“产业化、景观化、生态化、品牌化”要求,打造12个乡村振兴精品村。此外,我市启动新一批30个试点示范村建设,提升打造6条精品示范线路,策划精品村项目57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184个。
不仅要摆脱脏乱差,更要追求乡村美。去年,厦门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着手,扎实推进农村房前屋后“乱搭乱盖、乱堆乱放”专项整治工作,打造房前屋后整治示范村15个。我市还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探索跨村庄、跨领域整合打捆的方式策划农村水电路信领域有效投资,生成乡村基础设施主要建设项目34个。
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2023年我市共建成美丽乡村庭院170个、美丽乡村微景观520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115个、美丽田园10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14个。海沧区海沧街道石塘村排头新村60号庭院、海沧区海沧街道渐美村党建文化广场微景观、集美区灌口镇三社村凤凰花小公园入选全省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
拓宽增收渠道
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农民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一年,我市坚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村级集体经济富不富、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这些都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色。去年我市印发《〈关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有关事项》,明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市级财政补助具体办法,2023年预计新增农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以上行政村30个以上,占比达80%。
创新市直单位和国有企业“1+1”联动帮扶机制,聚焦产业帮扶、项目带动,我市深化组团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国有企业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谋划生成129个发展项目。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31家全国、省级“四好”商会“一对一”挂钩帮扶31个偏远村、山区村。
聚焦提升农民增收软实力,我市开展蔬菜实用技术与管理、农村电商、美丽庭院提质升级等专题培训,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2630人次,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化水平。
为了鼓励更多人才到农村创业,我市举办首届乡村创新创业大赛,培育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2个、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40人,吸引各类人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去年,我市共下达资金140万元,扶持高校毕业生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家。返乡创业大学生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值总和超1.7亿元,带动周边农民就业约3057人次、增收约3064万元。
越来越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助农致富的主力军。据统计,2023年新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24家、家庭农场40家,新增市级示范社8家、区级15家,新增市级示范场8家、区级11家。
亮点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全国领先
全市共扶持壮大5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11家国家级,13家先后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2023年,6家龙头企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占全省比例37.5%、居球探体育比分:第一,6家企业营业总收入335.82亿元、占全省入选企业总营收30.9%。
厦门成为两岸种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厦门正加快建设两岸种业融合发展集聚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种业分会设立在厦门。厦台农业种子企业每年合作引进、选育的蔬菜新品种150个以上。全市37家农作物种子经营企业年销售额超5亿元,其中台资企业1.2亿元。常规花椰菜、鲜食玉米、小番茄种子等优质品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持有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数量占全省25%,年销售额占全省40%,均居全省首位。
东西部协作工作全国领先
我市积极探索东西部协作的“厦门模式”,创新国企和镇、村“1+6”结对、吸引台湾青年参与东西部协作、“三破三变”推动闽宁产业园建设等模式,帮扶典型经验、成效成果多次在中央媒体刊载。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清单形式通报了61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经验做法,我市交融互鉴探索乡建乡创新模式、与临夏持续深化合作保持协作情不断、“三聚焦”打造“集美”示范乡村等3项东西部协作新模式被纳入。
(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黄德展 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最大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送电 满足50002024-12-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