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在厦门喜相逢,讨论学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昨天开幕。
论坛开幕式在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举行,副市长庄荣良参加。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教育学会、台湾省教育会共同举办,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厦门市教育学会承办。
庄荣良表示,校长论坛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和分享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两岸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诚挚欢迎更多的台湾教育界同仁到厦门来交流考察。
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校长论坛始于2007年,由两岸教育界轮流承办。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给论坛举办带来困难。不过,两岸教育人的执着,以及通过交流后建立的牢固友谊,使论坛得以继续举行。从2020年到2022年,论坛改在线上举办,校长们隔空研讨教育问题。因此,今年也是时隔三年,论坛再次在线下举行。
现场
台湾校长看不够 要求增加参访学校
190名两岸校长参加此次论坛,包括30余名台湾校长,不少人见面的第一句话是:“好久不见!”
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吕松林昨天表示,他在今年3月接任理事长职务,将追随台湾教育界前辈的脚步,持续推动两岸教育交流活动。
今年,有11名台湾校长提交论文,来自嘉义一所高中的校长做了专题演讲,苗栗一所专科学校代表,做了经验分享。
本届论坛恢复了“学校参访”这项内容。昨天下午,两岸校长分成两批到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厦门五中参访。
校长们到达厦门外国语学校时,正逢学校举行科技节,校长们观摩学生制作生态鱼缸。在通用技术实验室,学生们制作孔明锁,引得一些校长摩拳擦掌,忍不住加入。
在厦门五中,五年级孩子向校长们展示如何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又唱又跳,学生们还举行了一场无人机足球赛,惊艳了不少校长。
市教育局透露,台湾校长们对学校参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应他们要求,明天还将增加一所学校参访。
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英才教育并非破坏教育公平
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昨天在厦门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百名中小学(中职)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目前大陆的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英才开发不足。
当天,褚宏启作为大陆代表,发表题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演讲,除了涉及创新人才培养,还特别提到拔尖创新人才——英才的培养。
褚宏启认为,人才中有一支“特种部队”特别厉害、创新能力特别强,可以被称为英才,“发展英才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褚宏启曾经从事英才教育研究,他介绍,我国从政府层面推进现代英才教育,应该可以从1978年举办中科大少年班算起,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有13所大学办了少年班,还有约70所中小学办了“超常教育实验班”,为少年班输送生源。
但是,后来由于人才培养中出现异化,引发争议,到1999年,社会上一度有人提出“及早废止少年班”。到2020年,全国只剩下2所大学还在办少年班、10所左右的中小学还在办“超常教育实验班”。
褚宏启因此认为,小学和初中阶段英才开发不足。
造成现在局面的原因是,大家对英才教育有误解,最常见的观点是:有人说,英才教育是把最好的教育提供给最聪明的人。这些人本来就很聪明了,再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会导致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会导致教育不公平。
褚宏启认为,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最适合的教育,并非说英才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英才教育实际也属于因材施教,并不违反教育规律、教育公平。
不过,褚宏启认为,英才培养模式并非单独编班,相反地,在常规班随班就读更合适。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采用提前入学、跳级、课程先修等缓和的加速教育模式作为辅助方式,但是,不要采用过度提前入学、过多跳级等做法。
褚宏启说:“英才教育的特点不是学得更快,而是学得更宽更深,也有利于儿童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
数据
185对
目前,厦门与台湾建立友好合作学校达到185对。
厦门在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和厦门城市职业学院试点,依据台湾学生学测或者统测成绩招收学生来厦门就读本科、专科。
厦门优质初中、高中专门开设有台生班。
厦门设立台湾中小学生奖助学金,五年来累计发放奖金726人次。
10所
厦门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台湾的职业院校,以及台湾的企业开展合作,建立闽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教联合体,评选两批十所职教合作交流示范项目,助力两岸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5场
2021年厦门市教育局建立台湾教师之家,为在厦门的台湾老师提供一个联络感情、休息活动的场所。
厦门市台湾教师之家设在厦门教育工会。截至目前,台湾教师之家结合综合传统节日举办五场系列交流活动,为台湾教师在厦门的工作提供便利。
(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港首次出运超重型储能集装箱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