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习近平总书记成长历程的采访实录《习近平在厦门》,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昨日,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宣传。
至深的情怀,不变的初心。《习近平在厦门》一书共13篇采访实录,通过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同事、接触过的干部群众的真实讲述,再现了他在厦门的工作经历和领导风范,充分展现了他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
厦门人民对习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的故事并不陌生。去年7月,《学习时报》连载《习近平在厦门》系列采访实录,厦门日报社全媒体矩阵第一时间转发,每一篇都吸引广大读者网友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转发、点赞,并写下一段段真挚留言。
“读了采访实录,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就在我们身边。他来自人民,情系群众,永远和人民心连心。他真挚朴实的为民情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习近平在厦门》的出版发行,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再次掀起一股学“习”热潮,引发强烈反响。
习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嘱托,激发鹭岛儿女前行的动力。大家表示,将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于工作、勤于调研,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宝贵精神和优良作风,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把厦门建设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把对领袖的爱戴之情
落实到履职履责具体行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的生动实践,让厦门的党员干部倍感亲切、深感振奋。”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苏培雄说,作为机关党务工作者,我们将按照市委办公厅的通知要求,组织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在厦门》,走近领袖、读懂领袖、热爱领袖,学习他一心为民、严于律己,勤勉敬业、求真务实,注重调研、深入基层,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召开学习报告会、支部讨论学习等形式推动学习深入开展。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爱戴之情转化为做好机关工作的强大动力,落实到履职履责的具体行动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做好“三个表率”,锻造模范机关。
真正学懂弄通做实
不辜负总书记期望
《习近平在厦门》的出版发行,在我市社科界也引发高度关注。
“厦门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第一站,《习近平在厦门》采访实录的出版,为我们探寻青年习近平在厦门经济特区的成长足迹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朝晖说,哲学社会科学界将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领导者、拓荒者和建设者,在厦门三年青春岁月展现的改革勇气、探索精神和为民情怀。细细品味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从政风格、求实精神,和重视党的建设、关心爱护干部、敢于自我革命的自觉与勇气,追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基础和思想源头,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经济特区的殷切期望。
学习总书记的优良作风
联系群众履职尽责
在2020年市两会开幕之际,《习近平在厦门》的出版发行在我市代表委员中也引发了热议。
在这部采访实录出版发行前,省、市人大代表钟庆达已通过各种平台认真学习了每一篇采访实录,“这些采访实录通过生动的讲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把握经济特区发展科学规律的远见卓识、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急所盼的为民情怀,如今以书的形式出版发行,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鲜活教材。”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钟庆达表示,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福建、厦门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履职尽责,多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为我市加快建设“两高两化"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昨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报到地点,参会的政协委员们热烈议论着《习近平在厦门》一书的出版。省、市政协委员黄秀惠说,这本书记录了习总书记在厦门工作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习总书记的视野、格局、情怀、担当,对政协委员的履职尽责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们将从习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汲取前行力量,强化责任担当,做到政治站位有高度,建言献策有精度,服务民生有温度,凝聚共识有广度,协助党委政府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厦门日报记者黄怀 詹文 卫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书写华侨兴学救国故事2025-04-08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