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员制作的龟糕印。
龟糕印雕刻是门精细活,每一刀都很讲究。
潘海员从来不用机器,全靠纯手工制作龟糕印。
在中山路南轿巷,有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工作室,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龟糕印。厦门惟一一位龟糕印雕刻技艺人潘海员,靠着一张从祖上传下来的老桌子、一套100余把各式各样的刻刀、一副眼镜和一盏台灯,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龟糕印手工雕刻工作。
1979年,潘海员开始跟着父亲学龟糕印雕刻,这刻刀一握便是近40年。虽然现在龟糕印的需求越来越少,但作为龟糕印雕刻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他始终没有放弃的念头。为了留住这门手艺,左腿天生残疾的他以顽强的意志扛起重任,努力寻找传承人。
十年苦练方下刀刻处女作
龟糕,是用模具将糯米原料印出乌龟造型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在闽南地区,每逢大小民俗节日,供桌上都少不了龟糕。龟糕印雕刻技艺作为闽南传统的雕刻技艺,至今已传承百年。潘海员是这种技艺的第五代传人,也是厦门地区惟一的龟糕印雕刻技师。
潘海员祖籍安溪,他的太祖父潘仪一辈就开始从事龟糕印雕刻,祖父潘乾在50岁时带着这门手艺落户厦门。从小,潘海员对龟糕印就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1979年,高中毕业的潘海员开始跟着父亲专职做龟糕印。父亲为了让潘海员打实基础,光是打洞磨边,就让潘海员学了三年,之后的七年时间也只是让他打打下手,刻刻月饼模具。直到1989年,潘海员才完整地刻出了人生中第一把龟糕印。
潘海员说,自从开始学刻龟糕印,手要么被木锤敲到,要么被刻刀扎伤,最多的时候,双手被刻刀扎了十几个洞。一年到头来,只要洗手总会带着刺痛感,可他从未放弃。
床边放纸笔捕捉梦中灵感
在学习刻印早期,潘海员的床边总会放着铅笔和纸张。有好几回,潘海员在睡梦中梦见了花草的形状,就赶紧起身画下来。如今,每一幅龟糕印的图形都雕刻在他脑海中。
龟糕印雕刻技艺工序复杂,涉及工具繁多,包括木锯、刨刀、绘图笔、尺、斧头、油漆刷、大小刻刀等。潘海员说,每个工具的使用,从入门到精通少则几个月,多则要若干年。
雕刻分为阴雕和阳雕两种,潘海员的龟糕印雕刻手艺属于阴雕。潘海员在传承祖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添加了更多寓意深刻的代表性花纹,如鱼、铜钱、寿桃等,同时增加了月饼模、素饼模等模具类型。
潘海员所雕刻的龟糕印具有浓郁的闽南特色,龟甲、龟足、龟首十分逼真,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78厘米,最小的直径仅3厘米。他以刀代笔,让寿龟从一块块木板中“脱壳而出”,变得栩栩如生。
手工雕刻赋予作品生命力
在潘海员看来,一把小小的龟糕印,每一刀都要很讲究。角度是否准确、凹处深浅是否得当,都会影响龟糕印的成败,而这手艺靠的是经年累月的练习。潘海员说,完成一把简单的小龟糕印,大约需要两三天时间,而图案较复杂、较大的龟糕印,则要花一个多星期制作。
对于制作龟糕印的木材,潘海员都坚持亲自挑选。他向记者透露,樟木买回家后,他都会先放一年,让木材水分蒸发,以便下刀。由于木材的质量不同,有时一块长近1米的木板只能制作出一把中型的龟糕印。
曾有买家称赞潘海员的作品像是机器刻出来的,可事实上,潘海员从来都不用机器,全靠纯手工制作龟糕印。“机器雕刻和手工雕刻完全不同,手工雕刻出来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潘海员说。
不仅如此,潘海员还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采用不同材质的木头,将龟糕印从以往的生活用品,发展成为具有吉祥寓意的精美工艺品,从而具备收藏价值,吸引了许多外地客人专程来购买。
寻找传承人让技艺活下去
2000年以前,潘海员的龟糕印工作室生意火红。当时,他还承包了厦门市场大多数月饼模具的制作。后来,随着机器雕刻的发展,低成本的塑胶模具盛行,传统的龟糕印需求量大幅减少。“以前一天能卖出十几把,现在有时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一把。”潘海员说。
即便如此,潘海员仍坚守着这一祖上传承下来的手艺,同时也在寻找传承人。为了留住这门老手艺,不仅潘海员在努力,思明区文体出版局、思明区文化馆等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协助他在外图书城开设了“雕刻传统,印记乡愁”展示暨公益培训班。
培训班上,从器具手法的熟悉使用,到龟纹的绘制学习,潘师傅对学员们都耐心地辅导。他告诉记者,龟糕印雕刻技术并非不传之秘,鼓励社会上对龟糕印雕刻技艺有兴趣的人士都来学习,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海西晨报记者 吴宇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海沧已建成27个口袋公园2024-12-1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