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往五年,厦门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升集中,福建医疗高地的崛起惠泽四方百姓,医疗影响力辐射到了周边地区,怎样让居民改善就医体验,缓解无序就医,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厦门形成了一整套创新的柔性引导,“患者愿意去、基层接得住,医院舍得放”,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
细数这五年来的可喜变化,在日常就医过程中,市民最大的体验就是:近!医生就在身旁,守护神近了,健康也近了!
基层首诊时间省了花费也少了
上午十点多,莲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区已经有不少患者在进进出出。“医生,还好你经常提醒我按时吃药锻炼注意饮食,你看我最近血压控制得不错。上次的药吃完了,您再帮我开点吧。”77岁的周如海来到诊室,和熟悉的医生打上了招呼。
周如海说,自从他加入了“高友网”,就有专科医生、基层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合的“三师共管”将他“管”了起来,他经常能接到医生根据他的病情、服药情况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发来的提醒,享受到团队化的健康管理和慢病精细化管理。“像我这样上了年纪去大医院排队不方便,而且一次只能开7天的药量。现在社区医院的药很全,医生根据我的情况还可以一次开一两个月的药,省了不少事。”周如海不由地夸赞了一番。
如今大医院以慢病为主的普通门诊量较大幅度下降,急慢分开,长期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明显缓解,三级医院逐步回归到以提供危重急症和疑难病症诊疗服务为主。2016年,厦门市医院总门诊量同比下降3.13%,出现了医院下降,基层上升的黄金拐点,逐步形成合理就医秩序。
分级诊疗大专家来到“小”社区
家住金山社区的5岁小姑娘晨萱从小就爱过敏,一到换季时间喷嚏打个不停,总是要鼻塞头晕好久。晨萱的妈妈在妈宝交流群里得知本市三甲医院有位擅长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医生特别棒,可是打开手机全市门诊预约统一平台挂号,这位极受欢迎的主任医生门诊号都得排到了半个月之后,每次到医院就诊至少也要超过3个小时。
今年8月,晨萱妈妈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上了通知,这位专家以后将定期来社区坐诊,不用再提前半个月挂号,也不用人挤人地排队等候,“那天我带着宝宝到社区,不仅有更多时间能和专家探讨孩子的病情,医生还为孩子建了健康档案。在家门口有了专家义诊,真的很方便很放心!”“以前居民无论大病小病都喜欢往大医院跑,却不愿到就近的社区医院就诊,原因之一就是担忧基层的医疗水平。”厦门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财政投入升级了基层软硬件服务设施和三级医院接轨。几年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患者稀少,到如今备受信赖。2015年以来,共计200余万诊疗人次“下沉”到社区首诊。2015、2016连续两年基层门诊量分别较前一年同比增长43.67%、36.96%,2016年签约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率达到了60.77%。
家庭医生开启保健新模式
长期的高血压造成的不适,几年前做过心脏手术的老伴……面对经常要到医院就诊取药的状况,禾缘社区居民老苏一度很是烦恼。“以前为了看病开药,每周至少要去两趟大医院。可路途远不说,光排队就要浪费掉大半天,太不方便了。”社区的家庭签约医生了解到情况之后,主动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必要的检查,并送去所需的药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所需的医疗服务,之前的烦恼一扫而光。
一开始加入家庭医生签约,老人心里也在犯嘀咕,不相信还能有医生主动上门这等好事。但社区家庭医生很快用行动打消了老人的疑虑,“对于交通不畅或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我们可以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随访工作。”老苏的家庭医生不仅耐心地教会老人如何管理自己的病情,还积极定期上门做详尽的检查,刮风下雨从没断过,这一来二去倒像是一家人了。
目前,厦门每个社区都组建了这样的家庭医生团队,截至2017年8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3.42万人,签约覆盖率28.66%,像老苏这样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达59.79%,居民总体满意度达92%。(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文 叶允平/制图 通讯员 陈璟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最大安商房配套电力工程送电 满足50002024-12-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