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自来水厂过滤处理,可除去水中细小悬浮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
从一条担水巷,到如今全市迂回曲折的3472公里管网;从当时单一的上李水库水源地,到全市水源多点布局、管网互通互补,厦门的用水变化太多太多。
为了一滴洁净的自来水,除了在源头保质保量外,还要保证输水“动脉”的畅通。值得期待的是,在厦门刚刚确定的12项为民办实事工作中,农村供水管网提升改造“榜上有名”。而更大范围内的一场厦门自来水管网“脱胎换骨”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篮球比分直播:,厦门水务集团将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
一滴洁净的自来水背后,凝聚着几代水务人勤劳的汗水。铺网、造厂、建坝,为保障厦门市民喝上放心水,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代代水务人像新时代的“担水工”一样,一棒接一棒为这滴洁净的水保驾护航。
【完美蜕变】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后年完成
同安乡村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资料图
首尾300余米的担水巷静静地坐落在鹭江道旁。老人们说,在厦门还没有自来水厂前,它是热闹的。从龙海驶来的水船一靠岸,市民便成群结队挑着水桶来到这处巷子排队买水喝。每天一万多担的水很快销售一空———哪怕是雨天,混杂了污水入内,或是暑天,船工梳洗擦背将汗液滴入水中,这些水依然抢手。
如今,担水巷熙熙攘攘的街景已难觅其踪,只剩巷名,让过往路人只能揣摩当年的盛况。而那个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厦门有了自来水厂。
在几代水务集团人的努力下,厦门供水体系完美蜕变,如今共有8大水厂,供水管网密布全市。供水最难的地方也被“啃”了下来。厦门的农村,尤其是山区,几乎家家都能喝上自来水,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尤其在过去几年里,供水管网向偏远的乡村以及高海拔山区等“边缘地带”发起了“攻坚战”,管网连通新建的泵站,借由泵站的力量让自来水蹿上山坡,流入村民家中。630公里干道串起的农村水网改造工程,将117个行政村纳入水网,超过70万人口受惠。而在市政供水压力无法触及的高海拔山区,则建起了小型水厂,取山涧溪泉,通过生物慢滤池和一体化净水设备,让2.5万名山区群众喝上放心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施行“一次过检”2025-04-1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