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厦门的第二大水闸,“老病缠身”的石浔水闸将迎来“新生”。作为厦门最大河流——东西溪东入海口上的水闸,已经服役31年之久,并且曾经“霸占”厦门第一大水闸之位长达27年的石浔水闸已于本月开始动工改建,计划将于明年6月底建成,其防洪标准将提升至50年一遇。改建后的石浔水闸还将与东西溪浦声支流上的瑶江橡胶坝联合运行,将城区景观水位提升至4.6米,使同安城区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景观。
新建水闸示意图
新建石浔水闸效果图。(同安区水利局提供)
水闸规模将从中型提高为大型
昨日,记者来到同安区洪塘镇石浔村团结埭东侧的东西溪石浔支流东岸,110多米宽的水面上,伴随着轰隆隆的马达声,几艘作业船正在进行清淤;一道新的围堰从东岸向西岸延伸开去,距离西岸仅约40米,数十名工人正在围堰上忙碌地施工,这就是新石浔水闸的施工现场。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当前主要在进行水闸上游围堰的施工,以及围堰底下桩基施工和旧石浔水闸堵漏等工作,由于汛期即将来临,当前更多的是进行一些基础性施工,50名施工人员轮班,24小时上班人停机不停。
据了解,新的石浔水闸将在旧水闸的上游170米处,新水闸是一座闽南传统红瓦斜坡飞檐翘角式建筑,更为美观。更重要的是,新水闸的安全性能将得到大大提高,不用每年修修补补,水闸的规模也从中型水闸提高为大型水闸。新水闸总过水净宽110米,全长144.2米,共布置11孔,单孔净宽10米,洪峰流量从870立方米/秒提高至106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此外,水闸与瑶江橡胶坝联合运行,将城区景观水位提高0.8米,达到4.6米,使同安城区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滨水景观体系。
31岁石浔水闸曾是厦门最大水闸
1985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的石浔水闸全长128.8米,曾位居厦门第一大水闸的“宝座”长达27年。
同安区水利局介绍,最初建设石浔水闸是出于农业灌溉的需要,水闸的建成有效解决了万亩蔬菜基地和中洲岛上的农业灌溉问题。此外,水闸的蓄水功能,有助于稳定同安城区内的河道水位,使城市景观得到提升。石浔水闸的另一大功能则是防洪挡潮。据了解,没有水闸之前,海水可以回流8公里左右,到达现同安城区的芸溪附近,对沿岸的生态也造成一定破坏,石浔水闸则将海水拒之闸外。
运行31年后,石浔水闸的一些工程设施和设备都自然老化,历经多次洪水,局部损毁频繁,特别是下游河道下切严重,建成时水闸上下游几乎没有落差,现在的落差已超过5米,消能防冲设施损毁严重,水闸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在水闸前约300米处和约400米处,分别有一座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水闸一旦垮塌,后果不堪设想。最近两年,石浔水闸的维修费用达到了150万元左右。
2013年,厦门市水利局发文,综合评定石浔水闸安全类别为四类闸,需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新水闸的开工建设,意味着这座31岁的老水闸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链接】
同安新石浔水闸动工建设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记者陈雅玲 通讯员 林炎烽 范金武)新的石浔水闸于日前开始动工建设,计划将于明年6月底建成,其防洪标准将提升至50年一遇。昨日,记者从同安区水利局获悉了此事。
新的石浔水闸投资总概算为9629.62万元,建在旧水闸的上游170米处。新水闸布置11孔、单孔净宽10米,洪峰流量从870立方米/秒提高至1060立方米/秒,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此外,水闸与瑶江橡胶坝联合运行,将城区景观水位提高0.8米,达到4.6米,使同安城区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滨水景观体系。
据了解,石浔水闸于1985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长128.8米,曾连续27年位列厦门第一大水闸的“宝座”。
运行31年后,石浔水闸的一些工程设施和设备都自然老化,历经多次洪水,局部损毁频繁,特别是下游河道下切严重,消能防冲设施损毁严重,水闸安全可靠性大大降低。在水闸前约300米处和约400米处,分别有一座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水闸一旦垮塌,后果不堪设想。(文/记者卢漳华 吴耀东 图/通讯员陈嘉新 制图/张平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新航站楼施行“一次过检”2025-04-1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