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厦门方言讲古使用的语言、场地及听众:厦门“讲古”来自民间,用的是闽南方言,道具简单,演出不受场所限制。历史上,大部分的厦门宫庙因属于公共场所,都有“讲古仙”在“讲古”;每逢农历“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与“下元”(十月十五)等日期,朝天宫等处宫庙就举办说善书(又称劝善)活动,聘请名人善士或“讲古仙”在宫庙设置香案开讲,讲《太上感应篇》、《二十四孝》等书目,劝人戒恶行善,不收费。厦门的“讲古”场边一般有简易搭盖的“茶桌仔”,有些听众边泡茶边听“讲古”。有些“讲古”场,听众坐在用木板或石板架的长椅上。“讲古”为群众所喜爱,尤以文盲老汉为最。目前,已吸引了不少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听众。
二、“讲古仙”及其“讲古”:“讲古”艺人俗称“讲古仙”,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以前大多为没落世家子弟或失业知识分子,“讲古”时坐在高于听众的特制高椅上开讲,有的还在高椅前边设置一平台,偶尔可下到平台上手舞足蹈表演一番;也有的先搭建一个小平台,而后在其上方放置桌、椅各一张,桌上摆放书本或摺扇、茶壶。“讲古仙”有时也可下到平台上手舞足蹈地表演一番。
“讲古”一般在下午、晚上,一般每天下午讲3-4小时,所讲多为《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包公案》、《说唐》、《列国志》等,按惯例向有座位的听众收费,站听者不收费。每讲一回,收一次钱,每每讲到精彩之处煞住,听众欲知下文之时,由“讲古仙”或其助手收费。收费时,拿着一个圆形无盖竹筐,听众自觉投钱,一“镭”(闽南话“镭”即硬币一分)至五“镭”不等。“讲古仙”收入甚微,生活困苦,收入勉强糊口。
“讲古”形式比较单调,只讲不唱,不借助道具以渲染气氛。大都是手里只拿一本书,或一把摺扇,“讲古”时并非照本宣科,“讲古仙”往往对“讲古”内容进行艺术加工,“讲古”时声调时而娓娓动听,时而抑扬顿挫,伴以手势比划,借助通俗易懂生动的闽南方言俚俗语、歇后语和形声字等语汇来形容、渲染气氛增加吸引力,有时还节外生枝,脱离书本,因此所讲内容时常比书本篇幅多了几倍,有的“讲古仙”一部《少林寺》能讲一年多。此外,“讲古仙”还辅以丰富的眼神等脸部表情和形象的动作,绘声绘色地展现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优秀的“讲古仙”在“文讲”时,说到动情处,哀婉动听,令人肝肠寸断;“武讲”时,提到书中江湖豪杰,快意恩仇,力拔山兮气盖世,令听者豪气冲天。特色鲜明的厦门“讲古”,常使听众欢嗤嗢噱(不胜快意、满足)。
厦门方言讲古还常常因吸引了大量听众而拉动了“讲古”场周边的消费。历史上,“讲古”场周边除多有“茶桌仔”之外,还常伴有饮食销售摊点。如抗战前夕在南星乐园后面的“讲古”场附近,就出现过一家颇有名气的烧肉饼卖家热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什么是浮粿?闽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图2014-07-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