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想来,用孩子翻拍所谓的成人经典这种做法充满浓浓的商业气息,称演戏的孩子是“小戏骨”本身就是噱头,他们演得好或者不好都能吸引大众的关注度,随之而来就是商演和广告代言,(制片方在采访中就称,《白蛇传》小戏骨已经吸引了大批房地产、教育培训等机构谈合作),及一个亟待开发的童星产业链,满满的都是似曾相识的套路。但在通往童星产业链的这条路上,有多少被过度消费伤害了的孩子?谁关注过这个问题?
在文化娱乐消费爆炸式增长的当下,一些机构、团体、娱乐公司快速嗅出了孩子这一群体所蕴含的商业价值,从明星子女,到网络综艺中儿童类真人秀的不断创新,再到某电视台用《白蛇传》等剧批量打造素人童星的出现,可以明显感受到“儿童”元素已被当成了某种“刚需”。以此下去,消费孩子或许成为当下文化娱乐消费的一剂兴奋剂。据称,在美国仅儿童选美产业就有50亿美元的巨额价值,可以想象,中国童星产业链背后会有多少虎视眈眈、拔苗助长的眼睛。
但是,让孩子们过早地出演成人作品,用娱乐的方式推销、炒作他们,供社会大众消遣、品评,小小的孩子被拔苗助长成“成人化的儿童”以适应成人世界,谁测评过他们承受的压力和伤害?在文化娱乐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在没有严格制定青少年保护规范、完全靠成年人自觉的情况下,希望广大父母和社会能给孩子们提供真实有效的发展“前景和规划”,让他们远离被消费与被伤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