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普会面两个封面人物的握手
普京,2007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人物;特朗普,2016年《时代》周刊年度人物。7月16日,在地处东西方之间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双普的手握在了一起。虽然此前有过见面,但这回是双普“首次一对一的正式会晤”。
赫尔辛基这个一向以安静著称的北欧城市瞬间沸腾起来,酒店和机票的价格翻了数倍。芬兰啤酒酿造商专门生产的一款新包装黑啤酒,在赫尔辛基的各个商店热销。
在备受关注的热闹背后,其间的暗中角力,你看懂了多少?
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这是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俄两国总统首次举行正式会晤。 新华社发(海基·绍科马摄)
双普会暗藏角力:谁不会迟到?
最新发布的《时代》周刊封面,是一张普京和特朗普融合的脸,标题是“峰会危机”。
在7月16日的赫尔辛基双普会中,沟通融合的氛围里暗藏着角力。
双方原本约定,7月16日下午1:20在芬兰总统府举行会晤,但由于普京的飞机延误了近30分钟,特朗普不得不在下榻的希尔顿酒店等候。
随后,在双方前往芬兰总统府的过程中,据美国《每日野兽》网站称,特朗普有意推迟了离开酒店的时间,结果普京在总统府等了特朗普20分钟。
最终,下午2:10,会晤才正式开始,比原定时间晚了将近一个小时。美国媒体称,迟到有可能是一种心理战术,目的是来展示自己的主导地位。
在短暂寒暄后,特朗普主动与普京握手,握手时间持续了3秒。英国《卫报》称两人看起来都有点紧张,脸上没有笑容。
在随后进行的“一对一”闭门会晤中,原定时长1小时30分钟的会晤,最终持续了超过两个小时。
会谈后双方共进午餐时,特朗普如此评价此次会晤: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对于各方都是非常好的开端。
核武抗议乌龙
但在联合记者会开始前,双普却被一名记者抢了镜。
由于手持“禁止核武器条约”的标语,安保人员认为这名叫侯赛尼的美国记者是来抗议的,于是这名记者被请出场外。
失去采访机会的侯赛尼后来通过美国媒体解释道:我拿一个标语,是为了引起特朗普或者普京的注意,好向他们提出关于核政策的问题。
双普到底谈了什么
7月1日,是《核不扩散条约》签订50周年的日子,核问题也是双普会的重点议题之一。
对此,特朗普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拥核国家,我们拥有90%的核武器,这不是什么好事。
在伊朗核问题方面,双普分歧明显。
普京认为:由于《伊核协议》,伊朗已成为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最多的国家,这有效地确保了伊朗和平使用核能,并有助于维护核不扩散机制。
但特朗普强调:向伊朗施加压力以遏止其核野心,这很重要。
对于朝核问题,普京表示,俄方高兴地看到半岛局势正在缓和。
在叙利亚问题上,双方表示会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叙利亚危机。
但在双普会晤后,并未正式达成一份联合声明。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表明双方在影响双边关系的重要问题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7月1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期待同普京举行第二次会晤,进一步讨论打击恐怖主义、核问题、以色列的安全保障等议题。
7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已向华盛顿提交一份提案,共同组织叙利亚难民返回家园。这被看作是“双普会”的直接成果之一。
政治风暴 胳膊肘朝外拐?
“特朗普式外交:盟友成了敌人,敌人成为盟友。”这是双普会后,《华尔街日报》的感受。
就在双普会前夕,特朗普给欧盟贴上了贸易方面“敌人”的标签。
盟友和对手奇妙转换,让欧洲盟友感到惊恐,而双普会上的一则爆炸性表态,更是让《纽约时报》直呼特朗普“叛国”,这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
玛琳娜·格罗斯,就职于美国国务院的英、俄语传译员,双普会期间唯一全程陪同在特朗普身边的美国人。
7月18日,格罗斯突然成为焦点人物,民主党议员要求美国国会传唤格罗斯出席作证。
华盛顿的政治家们急于知道,在赫尔辛基两个多小时的闭门会晤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使得特朗普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语出惊人。
一名记者对特朗普提问:普京总统刚刚否认了俄罗斯与干预2016年美国大选有任何关联,但每一个美国情报机构都认为俄罗斯参与其中,你相信谁?
特朗普回应称:我不认为俄罗斯有理由这样做。
特朗普的言论被视为胳膊肘往外拐,立即引爆美国国内的舆论。
美国有线新闻网打出的标题是:特朗普选择相信普京而非美国情报机构。
美国前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在社交媒体上称,特朗普已经跨过了“轻罪或重罪”的门槛,达到了叛国罪的地步。
《纽约每日新闻》报也批评特朗普“公开叛国”。
真是口误吗
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特朗普试图以“口误”为理由,逃离风暴漩涡。他强调,直到看到了记者会发言的速记稿,才意识到自己出了错,此时距记者会结束已经接近24个小时。
特朗普的解释是:在一个关键句子里,我把“没有”说成了“有”。我的本意是“我不认为俄罗斯没有理由这样做”。
但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改口”并不买账,认为这只是在“政治止损”,而真正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通俄门”炸弹
7月13日,双普会举行前三天,美国独立检察官米勒给俄罗斯总统普京送去了一份带毒的礼物:正式起诉12名俄罗斯军官。理由是他们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窃取民主党电脑信息、破坏美国大选。
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美国官员在双普会前,曾向特朗普提供约100页的简报材料,希望特朗普能对普京采取强硬态度。
但特朗普无动于衷,反而怒气冲冲地抱怨司法部突然起诉12名俄罗斯军官,让他在会晤前措手不及。
7月15日,美国司法部在华盛顿拘捕了俄罗斯女子布蒂娜,指控其代表俄罗斯政府渗透美国政治网络。《卫报》援引一对拥枪的俄罗斯夫妇的回忆称,布蒂娜对持枪问题极其执著,并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参与谈话。
据《纽约时报》报道,布蒂娜曾与俄罗斯银行家托尔申一起出席了2015年美国全国步枪协会大会,并与特朗普的儿子小特朗普见面。
当时特朗普本人也参加了这次大会。
布蒂娜坚称自己无罪。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国对布蒂娜的指控是“蓄意计划”的,是为了削弱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的成果。
而连日来,与特朗普有关的花边新闻更成为媒体大做文章的焦点。
据全国广播公司报道,7月11日,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警方逮捕了涉嫌在一家俱乐部进行非法演出的成人明星斯托米·丹尼尔斯。但其律师阿韦纳蒂称逮捕丹尼尔斯是因为政治动机,发表了不利于特朗普的言论。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7月20日,一直和特朗普不和的《纽约时报》引用“知情人士”的话说,在2016年总统大选前两个月,特朗普当时的律师科恩偷偷录下了他与特朗普的谈话,他们谈及了给前模特凯伦·麦克道格付“封口费”的事。而今年年初,特朗普就被爆出一连串“桃色新闻”,其中就包括和麦克道格的关系。如今,这段录音已经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握在手中。
在《纽约时报》看来,这些看似和政治无关的“花边新闻”恰恰可能会变成一颗高度敏感的“政治炸弹”,影响到美国中期选举的选情。
今年11月,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国会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和参议院100个议席中的三分之一面临改选。分析人士认为,民主党希望通过各种手段,使特朗普形象受损,并且把特朗普“迎合”普京的形象,打造成“得分话题”,为争夺国会控制权增加砝码。
俄罗斯的专机 俄美关系的微妙的变化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梳理了双普后后,在全世界引发的反应。
其中欧洲的情绪是“惶恐”,俄罗斯的情绪是“胜利”。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急转直下;今年3月发生在伦敦的神经毒剂事件,更令双方关系雪上加霜。
就在此时,双普会的召开让人们看到了转机的存在。
7月19日,舆论重压之下的特朗普,开始对普京做出“强硬表态”:与普京总统相处、与俄罗斯相处是一件积极的事情,而不是消极的。但是如果美俄关系不融洽,我将成为他最大的敌人。
对于这则表态,普京并没有进行反击,而是表示:我们看到在美国国内,有一些势力已经准备好 以牺牲俄美关系为代价,来实现其内部政治斗争的野心。
《纽约时报》看来,双普的表态似乎存在某种默契,让人们感受到了美俄关系的微妙变化。
这或许起始于一个球。
俄罗斯的“球”变
7月16日,记者会上,在记者提问关于叙利亚问题的主导权时,普京拿来了一个俄罗斯世界杯的专用球“电视之星18”。
普京对特朗普说:这个球我传给总统先生,美国将举办2026年世界杯,现在球权是他的了。
普京一语双关的表态可谓意味深长。
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却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如果是我,我会检查这个足球里有没有安装窃听器,并且绝不会让它进入白宫。
也是因为足球,普京与西方的关系近期出现缓和。
7月15日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后,普京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在雨中共同庆祝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很难想像仅仅三个月前,由于俄前特工斯克里帕尔在英国“中毒”一案,法国、克罗地亚还与英、美、德等西方国家,共同对俄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外交战”,总共驱逐了超过150名俄外交人员。
特朗普:欧盟是个敌人
在美俄关系接近的同时,特朗普的盟友开始忧心忡忡起来。
7月1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很多敌人,欧盟是个敌人,看看他们在贸易上对我们做了什么。从贸易的角度来说,他们确实利用了我们。
在本月召开的北约峰会期间,特朗普围绕军费问题对北约的欧洲成员国进行了多番批判,指责它们没有在国防上拨出更多款项。
在把欧盟称作“贸易敌人”的同时,特朗普把普京形容为“竞争者”。
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6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G7峰会期间,特朗普在与其他领导人共进午餐表示,克里米亚半岛理所当然属于俄罗斯,因为那里所有人都讲俄语。法国《世界报》则注意到,特朗普6月29日在“空军一号”专机上被问到美国是否可能承认克里米亚入俄时,表态为“以后再看”。
对此,7月2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桑德斯表示,美国不承认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之举。美国将继续对俄实施制裁。
俄美关系有机会翻过危机一页
7月17日,普京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专访时表示,孤立俄罗斯的努力失败了。
俄罗斯《生意人报》认为,如果通过此次峰会,两国总统找到对了话基调,并将其转变为系统性对话,两国将有机会翻过“危机”一页,开始减少对抗。
德国《波恩总汇报》评论称,如果特朗普与普京产生化学反应,这将改变世界政治。
特朗普表示,在赫尔辛基峰会前,美俄关系处于悬崖边缘,而在峰会后,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得到显着改善”。
与此相对应的是,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两成美国人认为美俄关系在未来一年里会有所改善。
在中国古代智慧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双普会能否对双边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也许这还是一道需要共同政治智慧才能破解的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