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银到达拉萨
和骑友一起玩乐
川藏线上休息
8月23日,一场趣味十足的周末休闲骑游活动走进永安市大湖镇,在十几公里的骑行之余,30多位骑友聚在一起垂钓、烧烤、摘提子、品农家菜,欢声笑语不断。活动的发起者是赖月银,一位爱旅游爱骑行的90后女孩。
“为了看不一样的世界。”赖月银从19岁开始自助旅行,22岁开始接触专业自行车,23岁完成了一场历时28天2000多公里的川藏骑行之旅,她的青春在路上闪光。
爱上自助游
赖月银,永安市大湖镇人,今年24岁。她性格开朗,自小就勇于接触新事物。18岁后,她一拿到身份证,就开始攒钱筹划自己的旅行。
四川,是赖月银这么多年自助旅行的“起点”。“我很喜欢成都这座城市,成都因为地震,损失惨重,为拉动旅游业,次年推出‘熊猫卡’,很多景区可以凭卡免门票。”就这样,2009年9月,赖月银揣上2000多元,还有苦心搜罗的自助游攻略,就跟一同学坐上了开往成都的火车。那一个月,她访遍了巴蜀美景,还圆了自己的“汶川”梦,为当地的小朋友送去了学习用品。在美丽的九寨沟,她和同学在湖边闲坐了一下午,这份惬意触发了她将“自助旅行”进行到底的念头。
这以后,工作攒钱,辞职旅行,几乎成了她的生活常态。她每年都会有至少一次的自助旅行,短则十几天,多则一两个月。北京、西安、杭州、西藏……除了东北三省和新疆,她几乎跑遍了国内所有省份,她还自助去了泰国和尼泊尔。
比起第一次出游的攻略“依赖症”,以后的自助旅行,赖月银多了一份随性。她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一切仿佛未知,待你细细探索。”最让她开心的是,因为旅行,结识了许多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朋友。
“旅行可以让人见到不一样的世界,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人生。”赖月银说,旅行给予她最大的收获是心态的改变,以前她的世界不大,比较自我,现在她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探索自我内心需求,宽容对待生活。
历险川藏线
在这么多次的旅行当中,骑行川藏线是赖月银觉得最震撼心灵的一次经历。
川藏线318国道,从四川成都抵西藏拉萨,全长2000多公里,沿路拥有许多奇美迥异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再不去的话,那些风景可能再也没机会看到了。”2013年,得知318川藏线上许多盘山公路将渐渐不在,接连通上隧道,赖月银按捺不住了。她在网络上收集相关材料,结识了相同志向的全国各地骑友,出发前,通过网络和各地骑友组成了10人“小驴队”,于6月2日从四川成都向西藏进发。
318川藏线需翻越10余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奇险与奇美并存。这一路上,赖月银碰到过山体滑坡,趟过“瀑布公路”,被藏獒追过,受过晴雨交替的洗礼,骑过108拐的盘山路,爬过几十公里的大长坡,且一路高原反应缠身……她喻之为“苦行僧般的修行生涯”。
在新都桥时,赖月银感冒发烧,在高原地区感冒是很危险的,队友都劝她搭车,可她决定遵从内心指引,坚持骑行之路。隔天,由于生病和高原反应,她边骑边犯困,避之不及,撞上了迎面的农用车,刹车碟撞坏了,好在人无大碍。还有一次,雨后山体滑坡,眼看大块的落石马上砸下来了,幸好后面的队友大声提醒,她及时刹住车,躲过一劫。一路骑行,赖月银感触最深的是,队友的照顾和他们因为险阻越发团结的内心。
第28天,凌晨5点从松多启程,赖月银骑了15个小时180多公里,翻过了最后一座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最终抵达了心中的圣城拉萨。28天2000多公里,再苦再累的时刻,她都未曾想过放弃,也不曾搭过一次车,她知道,“长途骑行,无关体力,只要你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最终站在布达拉宫前的那一刻,她心生骄傲,“终于如愿以偿,用青春、用车轮丈量了梦想之路。”
骑行之路是辛苦的,然而,这一路,她也看到了最美的景致。激流上的泸定桥、溜溜的康定情歌城、壮丽来古冰川、被喻为小瑞士的鲁朗、像是被时光定格的然乌湖、圣湖纳木错的夕阳、虔诚的藏传佛教文化、纯朴热情的藏民……这些都被她或图或文地记录了下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快乐“骑游党”
赖月银是永安风行车队的一员。车队现有50多名队友,年龄大到七零后,小至零零后。赖月银笑称,他们队员分成两派,一派是参加各项自行车赛事的骑行好手“竞技党”,一派是游山玩水的“骑游党”,她自己是后者。
赖月银回忆说,她跟车队结缘是在2012年,那时的她已经有了骑行川藏的念头,正在为挑选车子发愁。一次,在永安的街头,她看到有人在骑行,兴奋地将人一把拦下,也不管人家姓甚名谁,就一串“连环问”:“山地车什么品牌性能好?”“有专业骑行队吗?”“我想加入可以吗?”就这样,她很快在骑友的推荐下买了山地车,配齐了装备,走上了骑行之路。
这以后,赖月银经常跟骑友们一起到处骑行,永安许多乡镇的大路小道都留下了她的“骑迹”。白天,黑夜,烈日,大雨,都曾蹬着单车自在骑行。
今年5月,赖月银和风行车队的6名队友创建了骑友们的乌托邦——“BIKE生活馆”,作为骑行俱乐部,同时为骑行爱好者进行专业自行车的组装,并经营周边产品。她还负责经营公共微信号“永安拜客生活bike life”,为骑友们普及骑行知识,精心组织每一次的骑游活动。
赖月银说,她希望通过自己和骑友的共同努力,推广骑游文化,从而带动更多人爱上“拜客(BIKE)”这种健康、环保又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记者 陈莉莉 郑继涛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君山海峡宿集项目一期完工2025-04-21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