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永安市新安大院一酒业公司内围堵着30多名老人,他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捶胸顿足,有的不停地向前台人员讨要说法。前台人员无法正常办公,于是立即报警求助。
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后,发现事情远非扰乱办公秩序那么简单,公司与老人之间存着更为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司打“温情牌”取得老人信任
“我把自己把所有的养老钱都投进来了,钱要不回来日子就没法过了。”一名头发花白的阿婆难过地说道,其他老人也跟着附和。民警担心这些老人情绪激动,影响身体,立即安抚道:“大家身体要紧,先回家休息,我们民警肯定会调查清楚,给大家一个交代。”随后,民警找了几名身体较好的老人配合调查后,将其余老人劝退回家。
经过调查,民警了解到,该酒业公司一名工作人员曾经在药店工作,手上掌握着大量老人的客户资料。2017年6月,该酒业公司在永安开张后,她们便依次打电话给60岁以上的老人,告诉他们只要前来了解“养生知识”便可领取一些小礼品。
“我们这个年纪了,平日没事干,她们打电话来说可以了解养生知识,又能拿小礼品,我们肯定都乐意去。”据其中一名老人介绍,他们到店里集中了一定人数后,工作人员便向他们介绍养生类的相关知识和产品。“讲完之后她们才发放礼品,并告诉我们每天去的话每天都能领取到类似鸡蛋、牙膏、毛巾之类的小礼品。为了能领这些东西,我们每天都会去。后面她们便开始介绍他们产品的好,听的次数多了,就觉得她们的酒和茶确实还不错。”
“我平时就跟我老头两个人住,儿子在外地工作也很少打电话回来,但是她们却经常都给我打电话,问我身体怎么样,陪我聊天,还来家里帮忙做卫生,我有时候觉得她们比自己孩子还亲。”
这些老人在酒业公司工作人员的嘘寒问暖下,逐渐对她们产生了信任,甚至觉得这些人比自己儿女更关心自己。
高额“回报”让老人掏光积蓄投资
在取得老人的信任后,酒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便开始向老人介绍她们公司正准备扩大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此推出了两款投资产品,一款是1000元每份,另一款是4000元每份。投资4000元的产品可以获得4000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店内酒水、茶叶、电子产品等商品。同时,公司还将在6--8个月内返还他们5700,每天返还20-50不等的现金,每个人不限份额。此外,为吸引老人购买更高价格的产品,公司还承诺购买4000元产品的人可以在公司的组织下免费去旅游。“这产品这么好,回报这么高,我们都心动了。因为购买1000元的产品不能免费旅游,所以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买4000元的产品。”据老人介绍,当时酒业公司还组织老人到武夷山旅游,并到他们的酒厂、茶厂参观生产规模。但据民警调查,实际上,老人去参观的酒厂、茶厂也并非是该酒业公司的,只是该公司是从这些厂进货。有了实际参观后,老人便完全放下防备,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投入进去,其中有一对夫妻甚至投了40万。刚开始,这些购买产品的老人确实每天都能拿到返利,于是口口相传,陆陆续续有新的老人加入进来。
然而,返利进行到今年1月份后便停止了,老人们开始慌起来,向酒业公司要说法。这时公司总经理下来安抚老人,说资金暂时出现困难,承诺3月份一定会继续给大家返现。但等到3月份,老人们发现还是没有返现,于是几乎天天都有人上门“催款”。
“工作人员跟我们说公司现在没钱,让我们用积分换他们的店里的酒、茶或者电器。我们拿这些东西没用啊,而且这东西卖得也太贵了,一瓶酒要一千多,一个冰箱一万七,我们肯定是不答应的。”
3月11日,因店内老人过多,前台人员承受不住而报警。
披着合法外衣从事非法勾当
虽然该酒业公司有着经营执照,一切手续也都合法和合规,但结合老人们的描述和对该公司的调查,民警发现了藏在老人和酒业公司背后的非法利益链条,该酒业公司实际上是披着销售酒水的合法外衣,干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勾当。
据办案民警介绍,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随后,公安机关对该酒业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并先后在永安、南平两地抓获总经理钟某,管理人员孙某、邓某等人。
据嫌疑人供述,他们在全国各地设有多个分公司,使用同一套方法诱使60岁以上的老人来“投资”。单单永安这个点便有130多人“投资”,涉案金额达250余万元。然而,他们的资金却并没有用于投入生产,所有的返利都需要靠后面进入的“会员”来填补,在资金链断裂后便不会有钱返利。目前,几名管理层人员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警方提醒:
如今有不少非法分子专门针对60对以上的老人,推荐各类保健品或投资理财产品。许多老人因没有子女的陪伴和关爱,如果出现一个人从精神和行为上主动“关怀”他们的人,即便他们可能是骗子,也会因为这些“关照”而放松警惕,乃至一步步陷入他们的套路中。老人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保健品可以到正规的药店购买,理财产品可以到银行购买,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夸大产品功效或承诺给予高额回报的投资产品背后都可能存在非法利益,千万不要被工作人员施予小恩小惠的套路蒙蔽双眼,最终得不偿失。家有高龄父母的子女平时应多关心父母,及时沟通交流近况,以免给不法分子钻空子,掏光老人积蓄,后悔莫及。(张建情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莆田绶溪公园:夜乘水上巴士观“铁花”2025-02-2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