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港区山腰街道钟厝村,有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畲族文化馆,它设在重新装修的旧村部里,里面的展品也是“旧物利用”,通过村民捐献“众筹”而来。据悉,这个畲族文化馆是泉港区首座村级文化馆。近日,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领略了这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
馆内的畲族服饰富有民俗特色
畲族文化馆免费向村民开放
村民踊跃捐出各种老物件。图为纺布机。
特色物件 展示畲族风情
文化馆设在旧村部的一楼,一走进大门,左手边是一系列畲族传统文化的挂图介绍,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文学、特色饮食、服饰图案、特色舞蹈等。往右走则来到文化馆,馆外墙上的民俗彩绘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畲族风情。记者注意到,文化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盐技农耕馆”“民俗风情馆”和“服饰坊”。各种石磨器及独具特色的服饰、生活用品、陶瓷等畲族民俗用品琳琅满目,小至发簪、碗具,大到生产工具、木制楹联,都体现着畲族风格。
在“盐技农耕馆”内,记者参观了独具特色的制盐工具和盐田制盐工艺。钟厝村世代以盐为生,这些工具和工艺展示了村民的盐耕文化。其中的农耕生活篇部分,展示了有上百年历史的麦耙、打麦桶,以及用来引诱鱼的玻璃灯笼、煤油灶、龙骨水车等,再现了农耕生活的情景。
在“民俗风情馆”,有结构精巧、装饰华美的架子床,有上百年历史的织布机、古老的风鼓车,还有古色古香的柜子。而在“服饰坊”里,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的畲族服饰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据介绍,除了服饰与汉族不同,畲族女子的发式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少女喜欢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则一般头戴凤冠,而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
响应筹建 村民踊跃捐献
钟厝村挂职副书记林志云介绍,文化馆总建设面积500多平方米,从去年11月份开始筹建,目前布置已基本完成,着重从海盐文化和畲族文化两方面突出“忠诚仁礼孝”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氛围。他表示,文化馆免费对村民开放,每天都有人前来参观,此外,村里小学、幼儿园老师也经常带孩子前来参观,让他们从小了解、感受自己民族的文化。
正在文化馆里参观的村民钟先生告诉记者,听说村里要建这个文化馆时,村民们都很支持,就将家里的老物件捐了出来,他自己也从家里找出几件很久不用的老式家具捐献。“平时放在家里都不觉得什么,集中在这里展示了,才发现那些东西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原来我们畲族还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他感叹,参观文化馆后,才知道以前的人生活这么艰辛,自己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集中保护 传承传统文化
据该村村支书钟春枝介绍,钟厝村共有畲族人口52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2%,是一个民风淳朴、畲味犹存的少数民族村落。随着青年人外流,如今村里了解畲族文化的只剩极少数的老年人,畲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尴尬。
把畲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好,是村里人的期盼。为了使这些独具特色的畲族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在村委会的号召下,村民们把各自家中还存放的老物件拿了出来,放在文化馆里集中保管,“众筹”建起了这座属于他们自己的畲族文化馆。这些畲族独特的文化物件,如今收藏在文化馆内,将得到妥善保护。(记者 吴志明 陈晓东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我们的2025!篮球比分直播:发展蓝图出炉2025-01-07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