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篮球比分直播:,人们对健康、饮食等领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也给了流言可乘之机。近日,一波谣言披着学术研究或权威组织的名头混进微信朋友圈——
电饭煲是肝癌“催化剂”、走路快的人要比走路慢的人平均长寿15到20年、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中国屯粮致全球粮荒……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1月谣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电饭煲是肝癌“催化剂”?
真相:合格产品不会有致癌风险
“世卫组织呼吁:停止使用电饭煲,其或是肝病的诱因,别不在意”“停止使用电饭煲,它或是肝癌的‘催化剂’”……近日,诸如此类的流言将电饭煲送上热门话题榜。
电饭煲到底是不是人类健康杀手?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鲁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如果电饭煲内胆的制作材料,是用质量合格的聚四氟乙烯制作而成的特氟龙,是不会有致癌风险的。”
鲁钢介绍,特氟龙具有抗酸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即使被置于煮沸的王水中,也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不过,鲁钢并不讳言,制作特氟龙的聚四氟乙烯中有疑似致癌的物质,但含量微乎其微。
“合成聚四氟乙烯时会用到一种叫做全氟辛酸铵的表面活性剂,这个物质是疑似致癌物,但它的用量很少,且聚四氟乙烯成品在出厂前会经过大量的水冲洗,之后全氟辛酸铵的含量会变得极少,甚至完全没有。”鲁钢说,此外聚四氟乙烯还要经过高温处理,才会变成特氟龙,在这个过程中,全氟辛酸铵还会被进一步消除掉。
走路快的比慢的多活15到20年?
真相:行走速度不能决定人的寿命
“想长寿,走路一定要快起来!”“你需要大步快走,才能活得久”“走路快的比走路慢的多活15到20年”……最近,不少网络文章以“长寿”为名呼唤大家快走。这些声音的源头,来自发表在美国《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份研究。
记者查阅论文发现,这项研究系英国莱特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联合做的一项调查,调查对象为474919名英国中老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8.2岁,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6.7。
该研究显示,走路速度快的被调查者的预期寿命更长(女性为86.7岁至87.8岁,男性为85.2岁至86.8岁);相反,走路速度慢的被调查者预期寿命较短(女性为72.4岁,男性为64.8岁)。两者相差约15到20岁,这也成了传闻的“根据”。
“网上流传的‘走路快的比走路慢的多活15到20年’的说法太夸张了,步速对于寿命的延长作用被放大了。”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副教授、江苏省科普宣传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一研究结论可以表明走路快慢跟寿命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走路快未必一定长寿。正如研究者在论文中的表述,作为观察性的研究,无法对因果关系进行推断。
“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才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徐凯表示,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饮食、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等,日常运动只是因素之一。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
真相:只有不足1%的感染者或罹患胃癌
近日,某款幽门螺杆菌自测产品上市,顿时在各大电商平台大火。在这波风潮背后,或多或少表现出民众对幽门螺杆菌的焦虑,这不,“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得胃癌”的流言,最近又在网络风行,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从统计数据来看,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没有及时处理,患胃癌的风险会比没有感染的人高出约3到6倍。”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朱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但他很快话锋一转,“不过即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必过于担忧,从全国来看,目前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可能会罹患胃癌。”
幽门螺杆菌一般寄生于人体的胃部,是胃内最常见的病原体。朱宏介绍:“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就可能会出现胃黏膜炎症,而这就有可能引发胃癌。此外,由于幽门螺杆菌自身的基因产物、菌体蛋白有一定的致癌性,这也决定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未感染者要高。
他表示,目前我国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在4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整体感染率在下降。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会复发吗?朱宏表示,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根除后真正再感染的几率很低,但如果根除治疗失败,幽门螺杆菌在体内的滴度很低时,现有的检测技术测量不出来,那么过一段时间就会旧“病”复燃。
“成人根除治疗后再次感染与家庭环境有关系,如果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大家在一起生活,那么患者再次感染的几率可达5%;而如果家人没有感染,那再感染率只有4%。”朱宏说。
中国囤粮致全球粮荒?
真相:我国一直积极推行粮食去库存
近期,有外国媒体诬称,中国大规模囤粮、恶意炒作粮价,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饥荒。
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晶看来,让中国为全球粮食危机买单,是一种舆论炒作。
众所周知,中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近20%的人口,实现了人民生活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巨变。这既保障了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朱晶分析道,虽然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但并没有掌握第一手粮源,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并无足够的话语权,也没有掌握粮食定价权。202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中国作为粮食采购方,采购行为主要以国内实际需求为基础,并根据国际市场供应情况,采取标准的国际贸易采购行为来进行。再者,从进口结构看,我国进口的粮食主要以大豆、玉米及高粱、大麦等为主,进口小麦和大米占比较小,对全球小麦和大米贸易影响很小。
“我国人口众多,相对充足的库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使我国有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挑战。”朱晶说,“过高的粮食储备水平并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这不仅会带来财政压力,也容易造成粮食品质下降和损耗。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不仅没有囤积粮食,反倒是一直在积极推行粮食去库存。”(记者 金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