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访 中国力量
热闹的海路,带来热闹的海贸
在仰光郊区燕子湖畔,有一座华丽的中国风格园林“协德园”,亭台楼阁,无不具备。其中“振宗宫”,层楼叠阁,共有5层,建筑材料全部是从中国运来的。
园林的主人叫林振宗,厦门人,是20世纪中期在仰光的著名侨领,拥缅甸石油公司代理权,兼营中缅间航运业,其客船航行于仰光、槟榔屿、新加坡、香港、汕头、厦门等地,那时候,仰光与中国是有固定海上航班的。
19世纪末,英籍学者凯利这样记载:“在仰光,中国人非常多,他们掌控了大部分的内河运输贸易,本地区最好的店与最漂亮的房子是他们的。中国庙宇在城北,在其前面是水果集市,同时银器店和制伞匠的店,也在此聚集。”凯利还发现,仰光区的缅人能说一些中文,因为中文有商业价值,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华侨在仰光经济的地位及影响力。
这些史料描述,在如今的缅甸依然适用。目前,缅甸的粮食种植、建材运输、城市基建及正在势头上的地产开发,多个行业里的华人占据了重要地位,老一代侨胞更是手握多张“地照”(土地所有权证,缅甸的土地完全私有)。
相应的,热闹的海路带来的必定是热闹的经济。比如,缅甸福建同乡总会,几乎绝大多数闽商,因海贸发家。会长吕振膑主营过大米、豆类、土产,副会长苏一新主营过药品、医疗器械。
黄天生受聘为海都报海外观察员
勤快的华商,融入民风扎下根
2013年夏天,南安红梅镇的黄天生搭上了去缅甸的航班。
“和我们国内30多年前刚开放的时候很相似,也是东南亚唯一的处女地。”黄天生的公司就在华人街街头,办公桌上放着黑豆、绿豆、大米样品各一包,贴着邮寄的标签。“这都是缅甸的优势土产,我刚把样品寄回国内,看有没有渠道可以长期代理。”
2010年,西方国家放松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翌年该国开始民主改革,对招商引资条件非常优厚,比如设厂投资头5年免征税、农业开发拿地不设门槛等。目前,基础建设、地产、服务业、农业、粮食及豆类品贸易、矿产开发、港口运输,都是华商们青睐的领域。
投资成本高吗?据缅甸华商商会的数据,缅甸工人的月薪仅30~40美元,低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几乎可以称作“全球最低工资”。相信没有多少人会对这些数字视而不见。
不过,这个曾封闭太久的国家,民风淳朴,文化层次低,浓厚的宗教信仰,又造成了当地工人对工作的慢节奏。黄天生的项目用工是缅甸人,刚开始,他带着在国内的思维来管理工地,到处碰壁。“最后只能妥协,让缅甸人来管理缅甸人,效率反而更高。”
黄天生认为,在异国投资,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当地的风俗人情,融入当地的文化。短短一年多时间,他跑了缅甸的许多地方,对缅甸的认识比许多老华侨还深入,正是闽南生意人的勤快和眼光,让他很快在缅甸扎根下来。
采访结束后,黄天生欣然答应受聘为海都报缅甸的海外观察员。
缅甸福建同乡总会会长吕振膑(中)受聘为本报海外观察员,右为一手办起孔子课堂的副会长苏一新
中文的地位,特殊的孔子课堂
中文目前在缅甸有多少商业价值?缅甸福建同乡总会的孔子课堂,用他们的生源数据回答了这个问题。
缅甸福建同乡总会成立于1861年,馆址就在仰光市中心,独栋5层小楼。2002年,总会牵头成立了孔子课堂,刚创立就招来了100多名学生,会馆辟出的小教室都坐不下。发展到现在,一期可以招到700多名学生,而且,两成以上是缅甸人,“为了好找工作,懂华语的,收入高。”会长吕振膑介绍。
孔子课堂是怎么成立的?有这样一段故事。因为政治原因,缅甸曾经有过一段排华期,很多人不敢讲华语,导致很多年轻一代华人不会讲华语。2000年10月,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到缅甸访问,来会馆作客,看到会馆三、四楼都空着,问“这两层打算做什么?”
“我们想办华文班。”副会长苏一新说,“华语要赶紧在年轻人身上捡起来,不然,再过30年,仰光就找不到会说汉语的华人了。”
“那就赶紧办,我一定支持你们!”郭东坡很激动,“我先给你们200套教材(2400本),我会亲自送来!”
华文班很快就办了起来,但因为是会馆“私立”,名字无法申请为学校、学院,起初只能将名字写成电脑培训班。直到2008年,华文班的教学成果越来越好,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国家汉办特批,终于为这所华文班申请下了一个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孔子学院不同的名字:孔子课堂。
在总会会馆采访结束,会长吕振膑接受了本报的聘书,成为海都报在缅甸的海外特约观察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