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就在水库边,一片湖光山色
村民悠闲垂钓
田地边上,就是山美水库
泛舟湖中,寻觅游鱼
七旬阿婆干起活来,依然利索
海都闽南网讯 坐落在山美水库旁,南安九都金圭村宁静、清新、秀丽。院落里,老人安闲话仙,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村道旁,龙眼、木瓜、香蕉……一串串果实散发着芬芳;水库边,一片片菜地绿油油的,种菜的阿姨热情地招呼陌生人摘点回去。
而最让人沉醉的,当属那片汪汪的水库。阳光下,水面泛着点点光辉,远处,有人撑着一支竹蒿泛舟而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大概就是这样吧。而在岸边,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正悠闲地等候鱼儿上钩。
金圭村村支书黄德宗说,今年村里投资10几万元用于卫生整治,文化活动中心和沟渠整治工程也正在进行。明年,可防止污水排入水库的环村库湾路也将建起来。到时候,您可以亲自到金圭村里来,沿库湾路绕着湖岸走,将村庄的美景看个透,这里绝对是散心休闲的好去处。
建水库两度搬迁 难忘昔日旧风光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听到的,只是院子里老人们话仙时的笑声,还有乡间隐约的鸡鸣狗叫。村道沿着水库方向铺设,驱车环行,秀丽风光一览无遗。
66岁的黄天水是土生土长的金圭村人。望着眼前这片平静的山美湖,他说,他家以前的老房子就在如今湖中央的位置。原来,1971年,政府为了兴建山美水库,动员一大批住在山谷中的居民迁移。1996年,水位升高再次移民。
第一次移民时,黄天水才26岁,他们祖辈一直住在山谷里。那时候的房子全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冬暖夏凉。当时,山谷里还有一条溪流横穿村庄,唤作鹏溪。“是从永春流出的,水可清啦!”
“如今全村移民人数达到1640人了。”黄德宗说,目前全村有2000余人,约一半外出打工,但是到他们村打工的外来人口也有500人左右,主要是在村里的2家大型鞋厂工作。
瓜果遍地菜园绿 退田还湖保水源
村道两侧一片青葱,龙眼、香蕉、木瓜……一串串饱满的果实结在叶间,散发着水果的芬芳。更远处,平坦的冲积地上,是村民们辛勤耕作的菜田,一片片绿油油的。
“摘点回去吃吧,可比外头买的好哇!”郑阿姨正带着年幼的孙女在田里浇菜,看到有人来了,热情地打着招呼。“现在田很少,平常就种点菜,什么都有,三两天就发芽,1个来月就能吃,可方便了。”田边就是山美湖,郑阿姨从湖里舀了满满的一桶水,细细地浇着。
据说,水库建起来以前,金圭村里的农田还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水里还有人做水产养殖。后来,为了保护水库水源被禁止了。现在,村里连养猪的都少了,最多就是在院子里、树下、田边放养一些鸡鸭鹅。瞧,那肥大的鸭子圆鼓鼓地四处晃着,公鸡正引吭高歌呢!在村里走街串巷,看到最多的就是人家院子里正晾晒的年货。白茫茫的是地瓜粉、木薯粉,金灿灿的是地瓜干,捡一块在鼻尖嗅嗅,真香!
闲暇时光垂钓处 万水千山最相思
金圭村的美离不开山美湖。它就像一面巨大的银镜,镶嵌群山之间,映照着蓝蓝天空,衬得这水更清了;它又像一台天然的空调,将这里的气候调得冬暖夏凉,空气闻着都觉得通透清爽。
午后的岸边,总是可以寻得几抹垂钓的身影,或站在堤上,或藏在芦苇丛中,或坐在水边的木舟上,将饵线远远抛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分割的抛物线。
水,清可见底,水草招摇,几尾小鱼自在地穿梭其间。这一幕,让20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小黄看得出了神。小黄在深圳打工,许久才回到老家一趟,一回家,他第一件想到的就是到湖边看看。“很美,不是吗?”小黄说,不论身在哪里,心里想的、念的,除了家人乡亲,就是这看不完的山山水水。
湖的狭窄处,一座几十米长的圣公桥横跨水面,据说每年的正月十五,夜里游灯的队伍都要从这桥上走过,亮堂堂的火光将这湾水照得五光十色。(本网记者 张帆 田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最后一位代书先生,珍藏一座城市一个群2025-08-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