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费用、住宿费、购物费……旅游成节日消费大头。(李芸生 摄)
“十一黄金周,你花了多少钱?”昨日,在社区、微博和同城论坛上,“晒账单”的网友不在少数。婚礼礼金、旅游、购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庆长假成了市民消费的高峰期,也造就了一批“周光族”。专家提醒,节日期间市民应学会适度消费和理性消费。
旅游成消费大头
难得7天长假,在中心市区某媒体工作的李先生选择了外出旅游度假,因为有亲戚在香港,有地儿“驻扎”,他去了一趟香港。李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这次玩得非常高兴,但开销却不少:来回交通费、购物等,花了近4000元。
旅游花费高,但不一定能玩得尽兴。“这次出去旅游简直就是看人潮。”虽然已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10月4日才登鼓浪屿的余先生仍然感叹鼓浪屿上人潮过于汹涌。他表示,由于假期前半段需要加班,所以就错峰出行,没想到人仍然非常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不少市民选择了自驾游,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照片、发发微博,与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一路的好心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最后一位代书先生,珍藏一座城市一个群2025-08-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