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闽南网讯 “美丽可爱的小惠安女们又来和大家见面了,他们是未来的花朵,惠安女后继有人了”。前天,网友“惠女民俗创作基地”在微博上发了一组“小惠女”图片。超萌、超可爱的造型,令不少网友惊叹。
小惠女迅速“走红”,“幕后推手”也引起关注。她,叫曾梅霞——一个地道的80后惠安女。这个从小就爱画画、爱摄影的姑娘,一直在为传播惠女文化而奔波。相比微博,真正火爆的是她的同名博客,目前点击已逾3万人次。透过这个平台,不少海内外游人认识了惠女文化,慕名而来。
英国游客与惠女 交流全靠打手语
29岁的曾梅霞,是惠安崇武霞西人,6年前嫁到崇武大岞村。“小惠女”组图,就是她亲手拍摄的。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梅霞的博客、微博,乃至家中,还收藏着海量作品,多是她拍摄的惠女肖像,及惠女们在海边劳作的场景。被定格的,有历经沧桑的老人,勤恳能干的妇女,还有天真烂漫的孩童。
不少学生、画家、艺术家和海外游客,都是先在这里认识惠女文化,尔后再慕名而来。2009年,一位叫大卫的英国画家看了梅霞的博客,特地从大洋彼岸赶来,领略惠女风俗。但尴尬的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梅霞,不懂英语;而中文,大卫又一窍不通。梅霞没办法,只能用手语和大卫交流,两人就这样不吭声,打了两天手语。不过,大卫还是感怀梅霞的热情、周到,临走时和梅霞合影留念。
定格惠女的美丽 是她的儿时梦想
拍摄惠女,是梅霞儿时夙愿。梅霞说,她的奶奶和妈妈,都是地道的惠安女,勤劳、贤良。小时候,梅霞常扯着奶奶的衣角,跟着到海边讨海蛎。老人弯着腰,吃力地迎风劳作的身影,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中。也就是那时,梅霞心中产生了将这瞬间定格的念头。于是,她爱上了绘画,见方宣纸上,全是惠女身影。长大后,梅霞买了相机,成了十足的摄影迷。而取景框里,最常见的仍是惠女的模样。
3年前,她集资在大岞村买了3层小楼,组建了惠女民俗创作基地,为游客介绍有关惠女文化的知识。独具特色的惠女服饰,扮靓了半面墙,就连一架老木床,也披上金黄的斗笠。创作基地还时常组织一些活动,包括不定时召集惠女到庙会祈福等。(本网记者 韩影 谢明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最后一位代书先生,珍藏一座城市一个群2025-08-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