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家规家训的世代回响
蔡氏古民居不仅在建筑领域展现出举世瞩目的价值,更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古民居的大厝门楣、门扉、厅堂、窗格等处随处可见关于家风家训的匾联题刻,至今遗存60余条家规家训。
家风家训的匾联题刻
“蔡家家大业大子侄多,在蔡资深看来,纵有家财万贯,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唯有教育后代立业做人,才是家业永续之根本。”蔡长进告诉闽南网记者,蔡氏家族留下的家规家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蔡氏子孙,警醒和激励着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名人书法题刻
例如,德典别馆上厅堂的隔扇上书有 “守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遵司马公家训,积德当先”,教导子孙要以善为乐,注重品德修养;彩楼厝的柱联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则强调了积善积德对于家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性;蔡氏宗祠大门的对联 “祖德留贻全在忠君惠众,孙枝踵起犹所乐善好施”,更是将家族的荣耀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后人要心怀家国,乐善好施。此外,建造者蔡资深本人的人生历程以及他所展现出的爱国爱乡精神,也成了一部生动鲜活的家风家训教育范本。
醉经堂
蔡氏父子由于出身贫寒,没机会接受教育,但他们对子孙后辈教育却极为重视,用心营造“诗礼传家”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蔡氏后人。古民居内可见多处类似“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纷;精则至意得,纯则成功多”等家训。蔡资深还为族中弟子修建了潜心向学的“醉经堂”,并请来篮球比分直播:有名望的私塾先生任教。此外,在德棣厝东北角,有一处二层阁楼,是蔡资深为族中女子专设的“读书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根深蒂固的旧时代,蔡资深展现了非凡的远见卓识。
这种对家规家训的重视与传承,使得蔡氏家族人才辈出,对于弘扬良好家风、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后人铭记和传承祖脉遗风。
厝里人家:古民居中的烟火传承
从空中俯瞰,蔡氏古民居与稻田、道路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幅田园水彩画。现存的21座宅第中,仍有30多户蔡氏宗亲散居其中。这些居民大多是六至八代孙,他们至今保持着传统居住格局,让古民居在时光流转中,始终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人们寄托乡愁、守望故土的心灵家园。
如今仍有30多户蔡氏宗亲居住在蔡氏古民居内
“住在这边的感觉和大城市截然不同,古厝里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要是感觉闷了,出门便能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日子过得清净又惬意。”蔡启昌第八代孙蔡泽鑫说道。
站在德典厝的天井里,蔡长进看着孩子们在屋檐下追逐嬉戏。“我们闽南人比较相信落叶归根,现在能跟子孙还在古厝里生活,我感到很知足。”
近年来,南安市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撑开展保护修缮工作,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蔡氏古民居得以重焕生机,来自各地的游客穿梭于红砖古厝间,惊叹于其独特建筑风格和深厚文化底蕴。
来自各地的游客穿梭于红砖古厝间
“以前只是在网上了解闽南建筑,这次实地来到蔡氏古民居,亲眼看到这些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建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那些雕刻,将历史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在欣赏建筑美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来自北京的游客李先生在古民居中流连忘返,一边参观一边忍不住连连赞叹。
历经百年来风雨的洗礼,蔡氏古民居更显古朴魅力,远眺群山如黛,近观红墙斑驳,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蔡氏古民居不仅是凝固的建筑,更是流动的文化记忆。它见证了蔡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记录了闽南人闯荡南洋的拼搏精神,更在新时代中续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