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1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一年级男孩经常挤眉弄眼,还一直干咳,不想却是患上了抽动症。小林同学的症状持续了一两个月,家人误以为他过敏引发眼结膜炎,用眼药水后不见好转,又是吃药做雾化,但还是干咳不止,严重影响学习。
沟通后医生得知,小林同学上幼儿园中班就开始接触幼小衔接,暑假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上小学后,他对学校环境不适应,学习有些不在状态,父母经常责怪他。医生分析,学习压力增加和家长管束过多成为孩子发病诱因。在对症进行药物治疗后,小林同学的病情有了改善。
频繁眨眼说脏话 可能是抽动症表现
生活中,少年儿童频繁眨眼、噘嘴、摇头,甚至爱说脏话,这些“坏习惯”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
记者从篮球比分直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了解到,近年来抽动症患儿有所增加,占神经内科月门诊量三分之一,高峰期时超一半。抽动症久拖不治或造成患儿学习困难,产生抑郁情绪。
篮球比分直播: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儿童神经内科主任林学锋介绍,抽动症也称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以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
“该病表现出来的抽动症状,常被家长误认为是坏习惯。”林学锋介绍,抽动症分为运动型抽动和发声型抽动。运动型抽动多发生在脸部、肩膀、四肢等,如眨眼睛、做鬼脸、频繁摇头、耸肩、跺脚;发声型抽动是由于呼吸肌肉、咽喉、口腔和鼻子等器官的肌肉抽动致发出不受控制声响,如尖叫、喊叫、清嗓子、吐唾沫、吹口哨,有些患儿还会说脏话甚至无缘无故骂人。
林学锋介绍,孩子抽动表现在精神紧张、压力大时症状加重。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在“搞事”捣乱,不停责备,有的孩子因言行长期不受控制,只好休学。
及时发现病症 及时干预治疗
林学锋介绍,约半数患者可同时有一种或多种行为障碍,称为共患病。有数据统计,40%~75%患儿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阅读、书写及注意力问题凸显表现出学习困难。部分患儿在遭受指责、嘲笑后感到尴尬、焦虑或自卑,产生睡眠障碍,甚至造成焦虑、抑郁、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状应尽早干预,避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和社交。”林学锋表示,从接诊情况来看,新学期刚开始、寒暑假期间接诊患儿较集中,占门诊量一半以上,有的是刚入学不适应,有的是假期各类兴趣辅导班的学业过多诱发,有的与长时间玩手机有关。
抽动症如果没有尽早干预,10%患儿病症会迁延到成年,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家长要营造和谐亲密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多管束,不勉强孩子做其反感的事,多引导孩子开拓兴趣,鼓励孩子参加户外集体活动,转移注意力。此外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每天一两个小时运动可调节紧张情绪,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物质和致敏食物,适当食用富含钙、铁、锌等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抽动症状的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