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我的生活费够了,这1000元,要捐给有困难的人,希望能帮到他们。”几天前,本报助学组收到了篮球比分直播:一中学生吕彬彬的1000元汇款。和见报的寒门学子们一样,彬彬也是今年参加高考。看到同龄人为大学学费发愁,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出份力。
彬彬的高考成绩还不错,三姨为了奖励她,给了她1000元生活费。但彬彬觉得,爸爸妈妈给她的生活费已经够了,平时不爱乱花钱的她,不知道怎么处置多出来的1000元。彬彬的外婆家订了《海峡都市报》,彬彬常去玩,没事时就翻翻报纸,偶然间看到了本报爱心助学行动。“我想帮助他们。”彬彬看到寒门学子的事迹后,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很快,在妈妈的帮助下,彬彬把1000元转到了本报爱心账号上。
彬彬的妈妈说,这已经不是彬彬第一次捐款,前不久的六一儿童节,看到本报前往贵州的策划报道,彬彬也把平时攒下的600元捐了出来。
连日来,正是有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寒门学子的大学梦才得以一步步实现。
做好热饭热菜 他等着妈妈回来吃
学子档案25
姓名:柯文芳
籍贯:永春县蓬壶镇都溪村
高考分数:641分(理科)
毕业学校:永春一中
录取院校:山东大学
文芳是个腼腆的男生,可能是因为紧张,说话时不停地推着鼻梁上的眼镜。
文芳所在的村落,“隐藏”在山里,而文芳的家,几乎处于山顶位置。听说记者要去看他,又因为修路,文芳和妈妈沿着路基外的小沟,步行了半小时来接我们。看着裤管上沾着的泥土,文芳的妈妈笑着说,那不算什么,走远路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文芳生活在单亲家庭,有两个姐姐。4岁时,他的父亲因为矿难去世,所有的家庭重担都压在了文芳的妈妈肩上。那时的文芳并不懂事,甚至不懂得悲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体会到妈妈拉扯三个小孩所承受的辛苦。前不久,文芳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妈妈很高兴,但马上又皱起了眉头——大学第一年6000多元的学费,该怎么筹啊?
文芳的妈妈说,文芳从小就爱学习,小学时在村里读,成绩总是最好的,每天回到家,她就把准备好的香喷喷饭菜端给他吃。小学毕业后,文芳到镇上的中学就读,每到周末才会回家,由于舍不得花钱,文芳经常花两个钟头的时间,徒步从镇上走回村里。中考时,文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永春一中,离家的路途变得更远了,为了省车费,他一个学期才回家一次。
因为懂得妈妈的辛苦,文芳自小就会做家务活,洗衣服、做饭样样都行。下个月,文芳就要去学校报到了,这个暑假他都准备在家陪伴妈妈。农忙时,他有时候会跟妈妈一起到田里帮忙。但更多的时候,文芳留在家里做家务,辛苦了一天的妈妈回家后,他学着小时候妈妈为他做的,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出来给妈妈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