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安诗山,蕴藏着不少脍炙人口的传统美食,如香菇蛋汤、卤寸面、“三大圣”、“粕丸”、花生糖粿等,选用简单的食材,延续传统制法烹煮,形成独特的“复古”佳肴。
暖心的“迎客汤”:
香菇蛋汤
作为南安五大古集镇之一的诗山镇,地处于南安、永春、安溪三县的交界处,有着四面环山的秀美风光,而潜藏在山中的许多食材,也被当地人选取做成款待远客的小点,在这些小点中,被诗山人称为“点心头”的香菇蛋汤,则是一道传统的迎接贵客的“上等点心”。
在诗山镇上经营餐馆已有二十多年,如今遇到外地来的食客,祯南餐馆老板黄祯南师傅仍会依循传统的款客之道,先送上一碗热腾腾的香菇蛋汤,让客人借着热汤褪去一身的疲乏感。但为何这看似普通的香菇蛋汤会成为重要的“迎客汤”?黄祯南师傅回忆说,因诗山地处内陆,野菌菇是不可多得的鲜美食材,而旧时生活水平不高,营养的鸡蛋同样是食材中的“稀罕物”,由于两种食材都是上好佳品,许多家庭在平日烹煮饭菜都舍不得用,唯有家中来了贵客,主人家才会将珍藏的香菇取出泡发切成细条,应季时再加入一些嫩笋丝,倒入搅好的蛋液一同上煲成汤,以供客人品尝。煮熟上桌的蛋汤,在吃正餐前先喝下一碗,不仅让人疲惫顿消,脾胃也渐渐打开。
如今,随着食材日渐的丰富,迎客的点心也千变万化。但在黄师傅看来,不少离乡打拼的诗山人,若回到家乡,总是会迫不及待地让家人做一碗清香的香菇蛋汤,以一解思乡之苦。
开胃的“手工菜”:
“粕丸”
一直以来,逢年过节、喜庆宴客或是招待回乡的游子,除了餐前的一碗清汤,送来主食前,一盘炸得焦香酥脆的“粕丸”是不可或缺的,不仅由于其可口的滋味,也因这些丸子有着圆乎乎的外观,因此,诗山人也将其视为象征团圆美满之意的“吉祥菜”。
现今若逢假日,不少抽空回乡探亲的人们,会结伴前去诗山街上的恒源酒家“觅食”。进店后,这些想念“家乡味”的食客们,总会按捺不住先点一份由店主罗江灿师傅亲手烹制的“粕丸”开胃。因出生在厨艺世家,自小随父亲习厨的罗江灿,如今是诗山镇上首屈一指的大厨,虽然他有许多招牌菜,但由他做的“粕丸”却一直是许多挑嘴的老饕点单时的首选。
为何一颗小小的炸丸子能让人百吃不厌?一个闽南语发音的“粕”字已露端倪。罗师傅介绍说,“粕丸”之所以能有着肥瘦适度的好口感,不仅源于其要选用五花肉为主料,更需加入花生油、番薯粉、豆干、葱头、鸡蛋等配料调和,制作时还要加入胡椒粉、十三香、鸡精粉、味精、椒盐、白糖等作料调味。而作为一道费工的“手工菜”,罗师傅说,在烹制时“粕丸”亦需十分用心,不但要把五花肉、葱头都剁成细细的碎末,拌入番薯粉、豆干等配料,仔细捣匀后,还要用手将肉泥搓成一个个圆状丸子,最后蘸上去壳打散的鸡蛋放入花生油中炸熟。谈及物资贫乏的旧时,罗师傅补充说道,若炸丸子剩下了少许蛋液,为了不浪费食材,掌勺大厨还会将蛋液透过滤网倒入油锅中炸成蛋酥,将其作为“粕丸”的一个“小配菜”。
圆滚滚的“粕丸”在熟成后,表面会染上诱人的金黄色,用滤网捞起倒入白瓷盘中,一颗颗带着薄脆外衣的“粕丸”会有节奏地散落在盘中,此时用筷子夹一个咬下,便能尝到脆皮包裹下的软嫩肉馅,再仔细一嚼,还能感觉到肉亦带着韧劲,配上浅浅的调味香,不油不腻,恰如其分。
风靡内陆的“干海鲜”:
海参
虽地处内陆,但在诗山传统菜中,仍有一些用海鲜烹成的菜品。而在选材时,诗山大厨们也很青睐适合保存的海鲜干货。
早年间,为了寻找更好的出路,一大批诗山人选择到南洋打拼,从内陆奔赴沿海,许多人在采买返乡礼物时,总会挑选几样便于携带的风干海鲜,将其带回给老家的亲朋们尝鲜,而在众多的海鲜干货中,胶质颇多的海参则最为诗山人所钟爱,而罗江灿师傅说,诗山人不仅会吃海参,而且诗山人烹煮海参的手艺,亦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地区。
在各类海参品种中,生长在太平洋海域的“猪婆参”是诗山人较为熟知的,其体表光滑无刺,且肉多软滑,口感极佳。在处理“猪婆参”时,罗师傅至今仍依照着祖辈传下的发制方法:每天花上两小时,经过换水、反复泡发、烫煮来让海参变软,随后掏除海参里的脏腑及参体上的炭灰,连续四天的繁琐工序后,或加入高汤煲成清汤,抑或加入排骨,调入酱汁,才把干制的海参煨煮成菜。习惯“吸食”各种滋味的海参,就能被赋予各种味道,一下子变为风味迥异的美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