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近年来,洛江区创新建设方式,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能不能表演关公呀?”“可以让我动手试一下吗……”暑假期间,刚刚完成改造提升的罗溪镇龟峰山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了周边群众好去处。现场举办的南音、掌中木偶、十音铜锣等非遗公益演出备受欢迎,不少孩子跃跃欲试,想要体验非遗技艺。
今年来,洛江区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积极推进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改造提升建设,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让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浸润群众的美好生活。
与传统文化空间不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更加突出复合型功能和个性化供给,多采取新(改)建、共建、共享模式,构建涵盖公共阅读空间、文艺普及空间、文化展示空间等多类型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格局。
罗溪镇龟峰山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是依托于罗溪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侨文化等资源优势,由爱国华侨黄奕聪先生故居改造而来。在面积400余平方米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内,既规划布局了阅览室、书画室等传统公共文化功能区域,又设置了非遗工作站和创作基地,还融入了共享茶室、盆景艺术展示区等新型文化业态,以小而美的文化空间,更大程度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我们在黄奕聪老先生的故居里,修建了这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融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香、曲等方面内容,拓展空间的内涵。”罗溪镇文化站站长黄坦克介绍道。“在各个功能室的设置上我们融入了许多本土的文化特色,把文化爱好者、文化能人都集中到这里进行交流创作,在满足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向外界展示罗溪的文化。”
作为2024年市、区两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2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之一,项目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用于黄奕聪先生故居及空间改造,于今年7月完成改建提升并免费对外开放,周边群众可在此读书、写字、品茶、观影,游客也能近距离体验罗溪的乡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个惠民利民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建设过程中也得到了罗溪本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除了利用爱国华侨黄奕聪先生故居作为场地外,空间内展出的众多书画及老物件等展品,均为本地群众捐赠,更有非遗传承人等有专长的群众积极报名担任志愿者,不定期开展义务南音演唱、掌中木偶等表演。
近年来,洛江区高度重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持续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累计投入5742万元用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先后建成了桥南古街新型文化共享空间、虹山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4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马甲镇杏川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在建设中,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数量、品质不断提升。
下阶段,洛江将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顶层设计,抓好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建设,推动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