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今年来,洛江区高度重视“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工作,坚持及早谋划、及时部署,稳妥有序推进“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工作,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
“党建+”邻里中心“一站式”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南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居民倪女士来到便民服务代办点,咨询医保便民服务事项,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了所要办理的项目,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快速有序地为她进行办理。
“以前去居委会办事还需要爬三楼,年纪大了有点吃不消,而且有些事情还要自己去街道才能办成。现在有了新的‘党建+’邻里中心,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把事情办了,非常方便。”南山社区居民倪女士笑着说道。
之前,群众办事需前往居委会三楼办理事项,虽然居委会开通了热线,可提供上门服务,但依旧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全部需求。南山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不仅设有占地100平方米“一站式”服务大厅,还配有居民议事厅、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厝边评理室、居民接待室、志愿服务窗口、侨文化服务窗口等,功能室合理布局,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们主要以‘党建’为载体,以‘邻里中心’为平台,按照‘1+6+X’模式,采用‘一心多点、一点多用’的建设方式进行功能布局。像便民服务代办点的成立,就为社区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之前很多周边事务都需要居民和辖区企业去街道办理,不仅路途远、耗费的时间也多,现在由社区直接跟街道对接,大大方便了居民和辖区企业。”南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朱艳莉说道。
作为社区内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党建+”邻里中心不仅是利民便民的服务中心,也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享受公共服务的场所。
在社区邻里公共文化中心,一群小朋友正认真翻阅手中的书本,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问题,都可以询问一旁的志愿者,志愿者也会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孩子在家待久了就会一直闹着要看电视,去公共文化中心,不仅有小伙伴,还有老师讲故事、免费辅导,非常好。”社区居民罗奶奶对邻里公共文化中心开设的“小课堂”赞不绝口,“多亏了‘党建+’邻里中心,让孩子有了一个好去处。”
通过对接华侨大学青年志愿者,邻里中心组建了志愿者团队,针对青少年需求常态化展开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为3岁以上的孩子提供课外时间段的免费教辅服务,解决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的实际困难。此外,在“六一”“国庆”等时间节点,邻里公共文化中心围绕主题,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吸引不少居民参加,充分享受“党建+”邻里中心带来的便民“红利”。
小邻里有大温情。为了紧贴群众生活需求,南山社区还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引进“邻里超市”,设有共享冰箱、快递服务、个性订单等便民服务,为居民提供了很大的生活便利。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居民通过微信群进行下单,超市逐一登记配货并送货上门的形式,让居民在疫情期间生活物资有保障。
打造具有洛江区特色的
“开发、集约、共享”新型智慧社区
近邻党建一家亲,社会治理心连心。目前,洛江区确定万安街道万福社区、万盛社区、桥南社区和双阳街道南山社区、新峰社区作为建设“党建+”邻里中心试点社区。通过5个试点社区先行,带动19个社区全覆盖,围绕实现物理空间“最大公约数”和政务服务的“最大同心圆”,推动24小时政务服务平台、健康小屋、文体娱乐设施、幼托幼教师资等及时下沉邻里中心。
同时,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不足线上补,线上资源线下享”的理念,打造智慧邻里中心,以信息化推动健康、养老、教育、就业等基本民生服务在邻里中心集聚,提升邻里中心运营管理水平,有效扩大邻里中心服务的覆盖面。
下阶段,洛江区还将持续指导各试点社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效拓展邻里中心服务的覆盖面。同时积极探索智慧邻里,不断完善邻里中心服务功能,进一步丰富服务主体和服务业态,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打造具有洛江区特色的“开发、集约、共享”新型智慧社区。(陈家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