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伴随着水稻收割机的轰隆声,洛江区河市镇新告村的千亩水稻田喜迎丰收。
改进种植方式产量步步高
放眼望去,金色的稻田遍布乡间,煦风拂过,扬起稻波千重浪,盈盈的欣喜不禁涌上心头。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村民们忙着割稻谷,脸上扬着喜悦的微笑。
村民老郑正在自家的稻田里忙碌,用着小型收割机将水稻进行简单的脱粒处理,准备晒好拿去镇上去壳。“我们家水稻亩数虽不大,但春秋种稻谷、夏冬种地瓜,边上再种上一些蔬菜,足够家里人吃了。”村民老郑笑着对记者说道。
新告村内种植水稻已有多年历史,由于气候、土壤适宜,粮食产量高,近年来种植水稻的村民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约占50%,今年单产预计收成可达1100斤。
值得一提的是,新告村的村民们在耕种过程中也不断改进种植方式,村中农技员也积极参与区镇两级组织的耕作培训,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向村民传播,大家也渐渐地探索出了适宜本村的种植办法。村民们依照耕地情况,按四季分别种植不同品类的农作物,科学灌溉、配施有机肥料,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引水灌溉,在寒潮来临的时候铺桔梗抵御寒潮,减少了天气变化对农作物丰收所造成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通过科学的配方施肥,农业生产成本逐渐降低。据洛江区种植业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洛江区一直致力于在耕作方面减少化肥使用量,每年化肥的用量都要减少2%以上,这样做对土壤的地力提升和改善土壤结构都能起到很大帮助,也使得土地可以保持肥沃,保障耕作的质量。”
发展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户就业
除此之外,新告村也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不仅种植水稻蔬菜,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因地制宜,盘活村内闲置耕地,现利用荒山坡地种马蹄笋80亩,成立了1个农业合作社,吸纳带动36户农户就业。
近年来,洛江区持续加强稳定粮食生产工作,不断加强1.21万亩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积极发展双季稻,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多渠道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种植保险等惠粮政策开展宣传。据统计,洛江全年粮食播种总面积约为2853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1.1603万吨,其中晚稻种植面积达5900亩。
下阶段,洛江区将不断加强秋冬作物种植和田间管理,做好秋冬作物防冻抗寒工作;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围绕规范化种植、平衡配方施肥、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适用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进一步扩大秋冬农业生产规模,提高单产,增加总量,确保市场供应,不断提高秋冬农业覆盖率,实现“绿色过冬”。(施倩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