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市卫生院搬迁到新家,医疗服务有很大改观
闽南网11月13日讯 村级卫生所实现全覆盖,村村安排驻村医生,乡镇卫生院服务提速,洛江区医院住院大楼也已经开始动工建设。昨日,记者从洛江区卫生局获悉,该区三级医疗网络日渐健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双向转诊”,即“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做好当地居民卫生服务工作。
上山服务体检义诊
11月11日上午8时许,两部医疗车,载着篮球比分直播: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和河市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沿着山路,直奔河市镇厝斗村。这个偏远的山村,人口仅600多人,距离卫生院有半个多小时的路程。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创业,留下100多个老人。老人分布在山上的各个角落,不少人离义诊所在的村委会很远。和村书记商量后,河市卫生院派出医疗车队进村,然后他们再将老人接到村委会。
“老人家生个病,要外出看医生很不方便,这样的上门服务,省钱、省事”,村委会雷书记张口就夸起义诊的便利。
“65岁以上的老人请过来量血压”……在现场,医务人员从最基本的身体检查做起,对村民逐一进行体检,并记录健康档案。
河市卫生院院长俞青说,这次来到厝斗村,除了帮65岁以上的老人做健康体检,进行健康咨询外,他们也请来了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的两位医生,帮大家看病,义诊赠药。这样的体检、义诊,他们每两三个月就会进行一次,农闲时还会有所调整,多进行几次。
村村有卫生所村村有医生
厝斗村村委会的办公楼里,还设有村卫生所。村委会雷书记介绍,这间卫生所是今年1月份,河市卫生院和村支部一起创办的。村医从山下另一个村庄请来,每周都会来两三天,村民有需要时也可以直接联系他。
雷书记说,以前就医条件差,一些村民也不懂要去看病,因此耽误病情。卫生所建起来后,缓解了村民几十年来看病难的问题。
据洛江区卫生局副局长余信梅介绍,今年的卫生工作,填补了区里7个村子没有村卫生所和村医的空白。目前,全区106个村都实现了村村有卫生所、村村有医生。卫生所的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里面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和药品。在村医的配备上,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批准入。
余信梅说,区里的乡镇卫生院也在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和医疗设施。去年年底,随着河市卫生院新院启用,全区的卫生院都完成了改扩建。目前,洛江区医院住院大楼也已开始动工建设。
基础网络的覆盖,也给卫生院的病人就诊提供了便利。河市卫生院院长俞青说,网络的健全和覆盖,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卫生院接诊的病人比往年有明显的上升。俞青分析,这里除了国家新农合政策对基层的倾斜外,扎实做好基层卫生服务更是关键。
找好定位落实“双向转诊”
就如何做好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余信梅有自己的见解。她说,洛江交通方便,一些经济条件好的百姓,会选择到上级医院看病。在乡镇,农民较多,并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广泛实行,可以享受相应报销。因此,如果是常见病、多发病,留在乡镇卫生院就诊,不仅可以减少费用,家人照顾也更方便。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不要求做高、精的手术。在公共卫生方面,主要负责65岁以上老人体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等。
乡镇卫生院除了做好基本的服务外,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地理位置及医护人员的水平,进行更细化的服务定位。俞青认为,河市卫生院可在保健、体检上细化服务。
乡镇医院要“留住”病人,就要改善医疗环境、提高医护水平。余信梅认为,“双向转诊”的理念很好,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和网络资源,而且可以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但实际操作却不容易。“转上容易,转下难。”她希望,上级医院能及时将符合转诊条件的病人,转给辖区基层卫生院。
此外,上级医院的专家、医生能够定时和基层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基层医护人员也能定时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进修,双向互动,双管齐下。“可以预约手术,让专家来基层进行手术,基层医护人员进行观摩、合作。”她提到,很多基层医护人员都觉得定期到大医院学习进修,对自己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见习记者 陈斯红 通讯员 叶金玉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