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活着”的历史。鲤城区坐拥篮球比分直播:古城核心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不胜枚举。近年来,鲤城持续推进文物建筑修缮,令其老而不衰、焕发生机,也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与经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阿苗故居的蝶变“重生”便是其中典范之一。
穿过鲤城区江南街道的烟火巷陌,一座红砖白石的古厝在龙眼树影中渐显轮廓,这便是杨阿苗故居。据悉,该故居于1894年动建,历时18年完工,为菲律宾华侨杨阿苗所建。建筑为三进五开间带双护厝,整座宅第有大小天井10个、厅堂7间、房间30间,以建筑堂皇富丽、平面布局独到而闻名遐迩,是院落式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典型。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百年风雨侵蚀,虽经多次修缮,但故居仍存在不同程度损坏,如大厝院墙倾斜;红地砖和南洋釉面砖磨损严重、部分开裂缺失;部分木构件开裂、糟朽;瓦件部分碎裂;屋面局部渗漏等。同时,部分开间在被住户自行更改过程中改变了原材料、原规格和原做法,影响建筑外观和风格。
2022年底,鲤城区启动杨阿苗故居保护修缮工程,投入资金约280万元,为历年规模最大。据介绍,此次修缮保持大厝的完整和健康状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延续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修缮内容包括屋面重做、残损构件修补、改错部分纠正等,修缮工程于2023年竣工。
修缮前后对比
修缮竣工后,这座百年建筑褪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绽放出闽南传统建筑的璀璨光彩。正立面墙堵上,辉绿岩浮雕在阳光下流转着翡翠般的光泽;屋脊堆塑色彩醒目;塌寿上的石雕精美;斗栱上的梅花雕塑栩栩如生;庭院里,“五梅花天井”格局清晰可辨,五处精巧天井如梅花散落,既保证了采光通风的实用功能,又以“五福临门”的意象暗合传统礼制。
杨阿苗故居占地刚过2亩,算不上深宅大院,它的扬名与瞩目,不在大,而在于艺。其平面规划布局灵巧、营造工法技艺精湛、营造制度尺度适宜,使建筑群呈现一种大气之美、和谐之美。而在装饰方面,无论是石雕木雕,还是彩绘金饰,可谓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细细品味,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杨阿苗故居的又一特色,是它浓郁的文化气息。故宅凭借建筑和装饰技艺与语言,处处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敦睦、祈福、礼乐、孝悌、伦理等主题。老宅中还摹刻有唐代颜真卿、宋代苏轼、明代张瑞图,以及清代吴鲁、林翀鹤、曾振仲等历代文人墨客的书画诗联佳作,历经风雨洗礼和岁月动荡,有的已有残损,有的仍清晰如初。
79岁的杨爱德老人是土生土长的亭店人,年轻时嫁入杨家,成为杨阿苗的孙媳妇。她和老伴一起在此生活了数十年。“这老厝真好,过去夏天不开风扇,冬天晒太阳暖和。”站在厝前石埕,她回忆起工匠铺设条石技艺的精湛,“每一块条石之间的缝隙,平整得很,我们可以在石条上晒芝麻。”而厝里的水井,历经百年岁月仍在汩汩冒出清泉,至今老人冲洗地面、洗菜之类,用的仍然是井水。
杨阿苗故居的修缮,不仅让闽南红砖厝技艺传承有了实体课堂,更激活了侨乡文化认同。这座老厝不仅是家族居所,更是闽南商帮文化的物质见证——它承载着下南洋的冒险精神、儒商的家国情怀,以及华侨“落叶归根”的桑梓情怀。从南洋商船到红砖古厝,从雕刻彩绘到人文气息,杨阿苗故居浓缩了一部华侨奋斗史、一部闽南建筑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