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把青春献给党,同心协力向坝攻。”1958年,年仅18岁的惠安女杨亚尝与一大批女青年踏上了兴建乌潭水库(后改名为“惠女水库”)的征途,出征前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段话。此后的半个多世纪,这句话成为她一生的信仰。
杨亚尝翻出老照片向记者讲述过去的故事
工地“铁娘子” 运土创纪录
1940年,杨亚尝出生在惠安县净峰镇莲峰村东头一个贫苦的家庭。因闽南语中“尝”字发音为“赏”,身边的人亲切地称呼她为阿赏。3岁时,阿赏的父亲早逝,姐姐出嫁,留下自己和母亲相依为命。
“是党和政府改变了我的人生。”新中国成立后,阿赏得以到小学读书,并加入了共青团。
1958年,十年九旱的惠安县号召青年投身建设乌潭水库,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报答党恩,18岁的阿赏主动带头加入了首批建设乌潭水库的队伍。水库建设初期,全靠肩挑人扛,担任一中队队长的阿赏带领姐妹们,夜以继日,每天除了劳动,还是劳动。
大坝进入全面填土阶段,运土任务非常繁重。1959年11月29日,乌潭水库建设指挥部组织了一场“工地运土日破万方关”的劳动竞赛。凭着一股子干劲与争第一的决心,阿赏创造了一人一天往返62趟,总路程来回124公里,单人运土近20立方米的最高纪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铁娘子”。那时,工地上广为传唱赞扬阿赏的歌谣:“惠安妇女顶呱呱,赛过唐朝樊梨花!”
民兵“红旗手” 毛主席接见
1959年1月31日,阿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评为水库工地的一等功臣。同年,毛主席发出“要大办民兵师”的号召,水库一万多名惠女组建成民兵建制,阿赏被任命为排长,兼任团总支委。在军事集训中,经过部队教官的指导,她初学射击就取得了三发全中的好成绩,不久便成长为一名神枪手。这一年,她被评为省军区民兵积极分子。
1960年4月,阿赏被光荣地推选为乌潭水库民兵代表参加福建代表团,进京出席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在京的一个下午,阿赏接到通知,中央领导要接见部分民兵代表,但并未透露是哪个领导。6000多名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门口集中,只有2000多名代表幸运地进入怀仁堂等待,阿赏便是其中一人。临近下午4点,毛主席在朱德、贺龙、罗瑞卿的陪同下走进了怀仁堂,亲切地向大家挥手,全场掌声雷鸣。阿赏站在第一排,主席经过时,距离不到一米,“他走到我面前,那是一生中最难忘和最幸福的时刻”。
那次大会奖励了她红旗奖章一枚、“五六”式仿苏半自动步枪一支、子弹一百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物品全部被没收。
古稀再回首 一心跟党走
1962年,水库大坝落成后,阿赏回到老家担任生产队长,一如既往地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完成党和人民交办的任务。
如今,年逾古稀的阿赏儿孙满堂。回首过去的岁月,她说:“我的一生跟党紧紧相连,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现在的美满生活。过去的日子,再艰苦都值得,我的一家将一心跟党走!”(记者 陈林森 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晋江创造·运动时尚产业场景创新发布会举行2024-12-06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