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家庭教育常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悄悄拿走大人钱。
记者在近段采访中,听到了一些年轻家长诉苦:不得了,孩子几岁人就会撒谎、偷钱,长大后怎么办?大多数的家长选择了棍棒教育,简单粗暴的方式,伤了家长与孩子间的信任和沟通。
如何正确面对孩子撒谎、偷钱,使孩子健康成长?教育专家开出了治疗的良药。
瞒着妈妈 偷钱买生日礼物
家长陈女士说,最近一个亲戚结婚,她刚领了1000元,不想当晚发现少了100元,因此怀疑是11岁的女儿偷走的。
“我走进女儿房间,没给她好脸色,吓唬吓唬了她就承认了。”陈女士说,当时女儿认错态度好,还将100元拿出来还给她。女儿不认为自己是“偷”,她解释,是因为自己的好友过生日,她想要200元,妈妈才给50元,其他同学都买了100多元的礼物,自己是好友最好的朋友,总不能买最菜的礼物吧,所以才先和妈妈“借”钱。“因她是初犯,我就原谅了她,可我还是担心她以后会再因为其他的借口偷钱。”
3年了打断10来把扫把
淘气儿子还是偷钱
对于小孩偷钱,家长吴女士就更无奈。3年前儿子8岁,就有了偷家里钱的毛病,20、50、100、200元不等。“3年了,孩子偷钱的毛病还没改掉,光因这,家里打断的扫把都有十几把,最近又偷了他奶奶200元。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孩子自知偷钱的行为不对,但当看到大人的钱就放在那,自己身上又没钱花,便会不由自主地拿走了。而每次偷的钱,要么买零食要么就打游戏了。
别轻易说孩子“偷”
“既然孩子认为是借,那就是借。”晋光小学倪著铭副校长建议陈女士,别轻易说孩子“偷”,不过要教育她有借有还的道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在孩子懂事的时候告知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并让他们懂得挣钱不易的道理。
在遭遇孩子“偷钱”的时候,家长应分析孩子的目的,及时引导。如果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家长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如果无法满足,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
“首先发现孩子有偷钱的习惯后,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先打骂,找出其背后的心理因素,正确引导。”晋江三省小学吴荣添校长说,吴女士的儿子说他自己身上没钱花,才会不由自主地拿走钱。吴女士可以以这点入手,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的实际需求,与孩子商定每月零花钱的数额。
最好能够与孩子共同讨论如何使用零花钱,如指导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做一个支出记录,也可以给孩子开一个活期账号,鼓励孩子将每月没用完的零花钱进行存储。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理财状况,及时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慢慢地戒掉“顺手牵钱”的坏习惯。(海都记者 黄晓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安溪铁观音春茶进入采制黄金期2025-04-2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