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上涌现在越来越美啦!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咱老年人,都能找到乐子,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日前,在上涌镇公园,几位村民正坐在石凳上闲聊,言语间满是对镇上变化的欣喜。
近年来,上涌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传承与创新上下功夫,着眼于凝聚人心、弘扬美德,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激发文明实践内生动力;通过“建、创、融、惠”四举措,致力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群众的精神家园、文明摇篮、文化舞台和幸福港湾。
阵地“建”起新场所
“孩子们,快来看看,这里新建了个活动室,以后咱们有地方学习、玩耍了!”在经过翻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志愿者正带着一群孩子参观。村民们也纷纷围过来,看着宽敞明亮的场所,纷纷点头称赞:“这下可好了,以后咱们也有自己的‘文明小窝’了!”
上涌镇立足实际,严格按照高标准要求,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目前已覆盖全镇各村。以镇政府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以村为单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达到“五有”标准,既有固定场所、稳定人员、工作计划、特色活动、规范制度。同时,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如将曾氏宗祠营厚堂改造为曾氏家风家训馆,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2023年入选市级家风家训馆,吸引了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研学团队前来参观学习,累计接待游客上百批次。
2024年,上涌镇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和家风家训馆,举办《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各类专题讲座和理论学习90余场,举办各类文化和民俗活动14场次,参与群众超过3000人次。
品牌“创”出新名片
“老郑啊,听说你被评上‘十星文明户’了?真是咱村的骄傲啊!”在云路村的小卖部前,村民们议论纷纷。郑进注笑得合不拢嘴:“镇上这个评选活动好,让我这普通农民也有了荣誉感!”
上涌镇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工作方式,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在云路村试点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评选标准覆盖爱国守法、邻里互助等十个重要方面,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程序,评选出“爱乡守法之星、邻里互助之星、诚实守信之星”等十类文明户。目前已评选并实施季度奖励30户次。
与此同时,上涌镇通过实施“德风化语”微宣讲,深入乡村,并借助家风家训馆、中华姓氏德化白瓷艺术馆、二十四孝文化长廊等场所,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家风家训等核心内容,推动文明建设向基层延伸。
文化“融”合底蕴深
“南音一响,乡愁就有了落脚处。”正月初一清晨,悠扬的南音曲调在上涌公园缓缓响起,为嘉年华活动拉开序幕。“好几年没在村里听过这么地道的南音了,这才是咱厝的年味啊!”村民郑秀金阿婆感慨万千。
除了南音,初二的广场舞、腰鼓、三通鼓等表演轮番上阵。由各村文艺队组成的表演团队,用铿锵的鼓点和灵动的舞姿点燃全场。“我们排练了好久,希望能在大家面前展示出最好的一面,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的热情!”腰鼓队领队赖玉英阿姨自豪地说。
活动现场,上涌公园化身欢乐海洋,猜灯谜、品南音、赛拔河、游园打卡等系列活动轮番登场,更有移风易俗新风倡导、同心、法治等宣传融入其中,让群众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感受文化魅力、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上涌镇坚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融合现代文明新风及地方文化特色,结合陶瓷文化、闽台融合特色,邀请专业陶艺师讲解陶瓷制作工艺,让群众亲身体验陶瓷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利用门头村古村落资源,打造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建设野奢营地、发展“文旅+研学”产业。
服务“惠”出幸福果
“大妈,您的健康状况比上次检查时有了显著改善。”在村里的爱心义诊活动中,镇卫生院的林东彬医生对李秀玲阿姨说道。“多亏了你们定期来村里为我们进行健康检查,让我能够在自家门口就享受到医疗服务,实在是太方便了!”李秀玲阿姨满怀感激地说。
上涌镇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各类惠民服务活动,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组织开展了36场爱心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多方力量为16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共计15万余元。在医疗健康方面,与卫生院紧密合作,联合开展了27次爱心义诊活动,覆盖17个村,为超过800名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服务。
(记者 郑智得通讯员林晓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一对非遗花灯 一段海峡情缘2025-01-20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