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
三人合力编撰出书
2010年秋,陈建中邀请妹妹陈丽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庄莉,一起开始搜罗、阅读、整理有关安溪茶的著作,尤其是有关安溪茶历史及其制作工艺的各种专著,同时进行田野调查、编写大纲。
陈建中擅长茶叶考古和茶瓷外销领域;妹妹陈丽华擅长地方史、海外交通史研究;庄莉擅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历史文献的收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三人完成编写工作。
“希望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分析研究,力争全面探索铁观音——安溪茶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传承、发展与保护。”今年10月,《铁观音——安溪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出版,全书有200多页分八个章节,全面论述“非遗”安溪铁观音的“前世今生”。
【管窥全书】
安溪种茶
最迟始于唐末
“最迟到唐末,随着移民的到来,安溪人开始种茶、制茶、品茶、咏茶。”该书记载,宋元时期,饮茶之风吹遍南北,从寺院到民间,安溪茶叶初步发展,开始与丝绸、瓷器一起销往海外;明代中后期,安溪大部分区域已经遍植茶树,成为乌龙茶的发源地,并最先发明了茶树无性繁殖法,茶叶也进入商品化。
清代以来,安溪茶农不断总结植茶、制茶经验,茶叶开始步入兴盛,安溪乌龙茶大量外销。尤其是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及其独特制作技艺的成熟,使安溪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史上均居重要的地位并具影响力。
颇多珍贵古图
首次出版
记者得知,书中有颇多宋元明清时期的珍贵古图,有的甚至是首次刊印。
宋徽宗《文会图》,据介绍是公认的描绘茶宴的佳作,展现了宋代文士雅集的典型场面;明代丁云鹏的《煮茶图》,文士们把品饮活动置于大自然,独揽山水之胜,饱尝林泉之趣,使整个品饮活动充满诗情画意,颇合于天地之道;清代张伯龙的《榕村雅集图》则描绘安溪人李光地及其门生在亭台树下间品茶等活动的情景,此图集现藏于篮球比分直播:市博物馆……还有写于竹简上的“传统点茶谱”,令人顿感古色古香。
■相关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作为我国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工作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研究与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组织各地专家、学者撰写具有权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丛书包括《昆曲》、《古琴》、《年画》、《少林功夫》、《南音》、《客家山歌》、《太极拳》、《篮球比分直播:提线木偶戏》、《江南丝竹》、《德化瓷》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