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卿镇科名村,有一棵1000多年奇特的树—樟中榕,树中有树,樟树、榕树、荔枝树……数树共生,现正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吸引八方游客到此旅游打卡。
该树位于科名村的旧圩场后面,树高约35米,主干直径约5米,要10多人合抱才能绕树一圈。安溪县志记载“科名状元地,榕树盖安邑”,说的就是当时该树之大在全县称冠。
榕树枝叶繁茂、亭亭如盖,远远望去像一棵巨大的花菜,人称“花菜树”;站在树下,榕树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足可遮盖三四个篮球场。榕树主干外面立伏着一块3米多高、2米多宽的樟木。科名村党支部书记黄长枝介绍,相传樟树为唐朝年间一农夫所植,高二十余丈,覆荫数十丈。清乾隆年代初,樟树遇猛烈秋雷起火焚烧,树干逐渐腐蚀,尘土扬入树中。后来曾有鸟儿含榕树籽放入并发芽,榕树越长越大,老樟树日渐萎靡,最后被榕树取代,故成“樟中榕”异景。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除了主干立伏着的樟树皮,榕树上还长有龙眼、荔枝、枇杷等果树;离大榕树不到20米的地方还有一棵榕树,和大榕树根连着根,叶挨着叶。树中有树,多树相连而共生,堪称奇景!因此科名村有了个独特的习俗——“拜树神”。
在科名村,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元至正年间,有一位名叫章大材的举人赴京试考得中,官差送榜来到科名旧圩场报喜,但查无此人,官差只好将榜文张贴在“樟中榕”大树上招认,忽然从树上掉下一个元宝。当地的人们认为是该树树神化身应考得中,便称之为“樟府相公”,在树下兴建宫庙,刻树神像供于庙中,世代奉祀。在科名村当地传说中,“樟府相公”能驱病免疫,乡民如遇身体不适,肚痛吐泻、小孩受惊等,可到宫庙内求神烧香,然后去树上劈一小块古樟木烧汤服下,便能恢复健康。
如今,这棵樟中榕不仅成为科名村的地标,更成了村民们避暑纳凉、跳舞娱乐的好去处。“一到夏天,被包裹的榕树长得更旺了,树荫遮出一大片阴凉,大人小孩都爱往这儿凑。”黄长枝说。
树需要扎根大地汲取营养,一个地方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位于科名村、科洋村的黄氏大宗祠内,仍悬挂有清末武状元黄培松手书的“状元”匾额。如今的科名中学,继承先辈重教兴学的传统,校风严谨,学生勤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樟中榕静默不言,却是一本会呼吸的“编年史”,见证着科名村的岁月变迁。让古树枝繁叶茂焕发新生机,让这部“编年史”更有故事更具价值,科学规范的保护举措必不可少。除了科名村村两委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古树进行修剪枯枝、死枝,防治病虫害之外,县林业部门也实行挂牌保护和动态监管,落实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让古树名木用盎然绿意守望村庄,守望村民越来越红火的好日子。(记者 章桂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篮球比分直播:这条滨海“黄金通道”提前实现主体完工2025-07-0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