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正值五里埔黄瓜采收旺季。近日,记者走进官桥镇恒美村的黄瓜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的藤蔓间挂满浅黄色的黄瓜,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
采摘黄瓜
五里埔黄瓜,清脆鲜甜,瓜味浓郁,主产于官桥镇恒美、草坂、洪塘、燎原等村,近年来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走高。在可观收益的吸引下,当地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镇已有600多户农户种植,总面积约120亩,亩产值达45000元,有效带动区域村民增收致富。
产销两旺,有着600年种植历史
种植户王志远的种植基地位于恒美村祖厝边。记者来到瓜田,看到他摩托车上的箩筐里,已装满几十斤刚采摘的黄瓜。
“这里种了800多株,现在每天能摘100斤左右。我们种的黄瓜短而匀称,脆嫩多汁,清香回甘,都得提前预订。”王志远随手摘下一根黄瓜,言语间带着一丝惋惜,“不少黄瓜其实还能再长成熟些,但市场需求太旺,订单催得紧,只能提前采摘。”
今年,王志远一共种植了2000多株黄瓜。他介绍,黄瓜一般1月份种植,3月份便可收成,采摘期能持续到5月份,预计收入超过5万元。
“这里有黄瓜卖吗?”说话间,不远处传来询问声。记者循声望去,不远处,慕“瓜”而来的钟先生正缓步走来。据介绍,他是专程赶来,一路打听才找到这里,打算采购几十斤带回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的黄瓜如此受欢迎,原来是有着祖传“手艺”。黄瓜在五里埔有6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这里的环境、气候、土壤非常适宜黄瓜的生长,生产出来的黄瓜有独特的黄瓜味,香甜不带苦。
瓜田
在王志远的种植基地,记者还注意到架子上挂着不少诱虫贴。王志远介绍,黄瓜生长对环境要求较高,为了保证黄瓜品质,他一直坚持使用有机肥料。处理病虫害,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等绿色方法,既保障黄瓜品质,也维护了瓜田的生态平衡。
跨村联建,抱团打造土特品牌
“今年种了1000多株黄瓜,上市后采购商的电话就没停过,根本供不应求。”恒美村种植户王先生透露,明年他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言语间满是对黄瓜种植收益的满意。
种植户们之所以有底气扩大种植规模,不仅因为自产自销,更得益于村企联合的统销统购模式,这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打包黄瓜
在柒禾生态农场,工人们正忙着包装黄瓜。“虽然我们农场也种黄瓜,但依然供不应求,大部分还得从种植户手中收购。黄瓜收购价从2-3元涨到7-8元,有的甚至涨到10元。”农场负责人王安业介绍,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销售,黄瓜销量逐年攀升,现在每天发货2000多斤,客户遍布广东、云南、黑龙江等省份。
“恒美、草坂、洪塘、燎原等村都盛产黄瓜,目前几个村联合组建五里埔产业联盟党委,合力打造五里埔黄瓜品牌。”官桥镇人大主席陈荣桂介绍,近年来,官桥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综合考虑历史沿革、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组建五个片区产业联建党委,而五里埔产业联盟党委便是其中之一。
“通过‘跨村联带+村企共建’模式,各村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黄瓜等农特产品走出乡村,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还吸引周边村民加入黄瓜种植队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荣桂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创新机制,拓展市场,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记者 黄梁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争春时 赶订单2025-02-13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