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畲歌、编蓑衣、织锦带……3月18日,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村彩旗飘飘,歌声嘹亮,八方来客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当天,中华一家亲“二月二”双华会亲节在这里如期举行。
会亲节现场
双华“二月二”会亲节历史悠久,据当地族谱记载,该民间盛会始于明末清初,是双华畲族村民祭奉先祖、祁佑平安的重要节日。其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开门纳客,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相会、看戏、祈福、对歌。年复一年,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盛会。
畲歌献给八方游客
“郎这边,娘那边,隔片树林隔片山,隔片树林看不现,唱条歌子抛过山。”在双华村内原生态畲歌展示会的舞台上,两位畲歌能手你一句我一句,轮番上阵,用当地独有的歌声——“过海调”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过海调”也称”福鼎调”,主要流传于佳阳畲族乡、前岐镇畲族地区等。“过海调”吐字清楚,铿锵有力,音调起伏很大,讲究修饰,尤其善于重复尾句,特色明显。这一悦耳悠扬的曲调一出场,便赢来阵阵掌声。与此同时,佳阳畲族乡民族学校的学生通过颂唱和舞蹈表演相结合把童谣《传承》生动活泼地展现给观众。畲歌情景剧《山哈根源莫忘记》、原生态舞蹈《打抢担》、男女二重唱《会亲节到我家》、男声独唱《中国梦畲家情》等多个特色原创作品,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
此次会亲节还盛情邀请了台湾阿里山邹族等20多位同胞前来观赏会亲。两岸少数民族歌手组合“山浪花”演唱的《两岸一家亲》唱出了两岸血浓于水的深情。
畲乡文化代代传
“凤凰之女出嫁了!”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锣鼓声响起,迎亲队伍在前排,或扛着嫁妆,或举着“囍”字牌,或举着灯笼,新郎则满心欢喜地出现在婚礼现场。
人群里,新娘子身着畲族女子出嫁的凤服,头戴精致凤冠,低头坐在轿子里,等待新郎来接亲。紧接着,新郎小心翼翼地将新娘从大红轿子里扶出。待一切就绪,新郎在前,新娘在其后,拜堂成亲,礼成。
这场婚嫁仪式的新娘蓝静告诉笔者:“我是来自本地的畲族姑娘,之所以在二月二举行婚嫁仪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婚嫁的习俗,让民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
除了婚庆仪式,各色民俗也轮番现身。畲族乌米饭、糍粑、菅叶粽、舂米粿、舂糍粑,畲族特色美食展示区,让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饮食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打草鞋、编斗笠、扎蓑衣、织裙带,传统技艺展览,更是向人们演绎了勤劳能干的畲族同胞如何代代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
据悉,佳阳畲族乡人文底蕴丰厚,民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早在1983年,福鼎市就把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定为福鼎市畲族文化节。2005年,球探体育比分:人民政府把双华畲族”二月二”会亲节列入了球探体育比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二月二盛会,佳阳畲族乡还流传着大尺寸、竹竿舞、蹴球、大象拔河、畲家拳、丈二棍、提线木偶等民俗活动,以及冥斋节、弼公节等民俗节日(廖诗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福州:春耕正当时 尽显“科技范”2025-02-24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