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25日讯(通讯员 陈玉师 谢小婷 黄扬达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长泰经济开发区银塘园区,银翔路正常通车已有月余。对于沿线多家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这条路意味着“出货时间从半小时缩短到一分钟”;对于周边村民,它是出行时不必再担心坑坑洼洼的安全与便利。
但对于长泰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王锦泉而言,这条不足一公里的路,是他过去数百个日夜的牵挂。路上每一寸沥青,都记录着他的“冲”与“守”。
“冲”:为项目落地,冲出速度和精度
“园区要发展,企业要进出,群众要出行,路不通,什么都谈不上。”王锦泉说道。这条路直接关系到沿线多家企业的运输和投产效率,也关系到周边村民的日常通行。这背后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盼。
而项目之初,两大难题便摆在眼前:钱从哪里来?地如何批下来?“不到一公里的道路,用地37亩,要投资2500万元。上级部门有疑虑很正常。”王锦泉回忆道。质疑不能靠空口承诺,只能靠精准的数据和不懈的沟通。那段时间,他成了“奔跑的科长”。他的办公室桌上,堆满了各种政策文件和第三方评估报告;他的行程表上,塞满了往返省市的记录。在区委和银塘党委的坚强支持和统筹协调下,王锦泉带领科室成员迎难而上。
最难的一次汇报在去年夏天,面对关于投资效益的尖锐提问,他递上了一组扎实的数据:“这条路上,有六家企业在等路通车。路通之后,预计每年能带来超过4000万的税收,解决700多个就业岗位。这是沿线企业三年内的物流需求增长模型,这是节地评价报告……”这些数字,是他带领科室成员联合第三方,一家家企业走访、一个个数据核实、一遍遍测算推演出来的。最终,2000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成功获批。他用专业的精度和奔跑的速度,为项目撞开了第一道“关卡”。
“守”:为企业和群众,守住信任和温度
土地报批则是另一块“硬骨头”,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和复杂的群众诉求。王锦泉的“守”,体现在田间地头。他依托村级党组织的力量,深入群众开展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有一户老伯因对征地红线不解,情绪激动。王锦泉没在办公室打电话解释,而是直接拉着村干部,走到田埂上,摊开图纸,一点一点指给老伯看。“阿伯,您看,您的地一点没少。以后路通了,您种的果子运出去卖,更方便,价钱也能更好。”耐心的沟通化解了误解,老伯最后提来一壶热水:“你们也不容易。”
他的“守”,更体现在对企业“雪中送炭”般的守护。沿线企业漳州苏宜科技有限公司接了个急单,一周内要出几百吨货,但门前路段尚未完工。按正常流程,至少需等待一个月。企业老板急得团团转。王锦泉知道后,没有因为这是“计划外”的麻烦而推脱,立即协调施工方,连夜用钢板和碎石为企业铺了一条百米长的临时便道。“没想到你们连这种小事都为我们考虑到了!”苏宜科技董事长陆军事后专门前来道谢,“这条便道铺的是钢板,更是给我们铺了一条‘信任之路’。”
在王锦泉看来,修路是本职,但让路更好地服务于人,才是目的。正是这份“守”的初心,促成了5家企业提前投产,让银翔路的价值超越了交通本身。
路通心通:一条路与一颗心的回响
如今,每次驾车驶过银翔路,王锦泉的心里都格外踏实自豪。他听过企业负责人感慨“效率高太多了”,也见过村民饭后在平坦的路边散步闲聊。这些平凡的景象,是他心中最好的奖赏。回首历程,土地报批、争取资金、施工协调,每一个环节都是难关。这条路从图纸变成现实,每一米都凝聚着团队与群众的汗水。他坚信,只要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企业和群众,工作就能得到理解,难题就能找到答案。
银翔路已经畅通,但王锦泉的脚步并未停歇。在他的办公桌上,又有新的项目图纸铺开。那条通车的路,是他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用“冲”出来的担当和“守”出来的初心,写下的一份无声却有力的答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2025-09-17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