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4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近日,沈海高速漳州段扩容工程先行用地获自然资源部批准。该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对提升区域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先行用地获批,在漳州市自然资源局的指导与推动下,项目用地报批工作高效完成,是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创新服务模式一具体体现。
近年来,漳州市自然资源局深化“党建+”融合模式,聚焦规划审批、耕地保护、要素保障等主责主业,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破解难题、服务发展的动能,通过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一线攻坚”行动,推动党员干部在重大项目落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中当先锋、打头阵,实现党的建设与自然资源事业互促共进,为新时代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提供了“生动注脚”。
党员专班啃下“硬骨头”
面对土地资源紧缺与低效利用的双重挑战,漳州市自然资源局以党建为引擎,组建党员报批攻坚小组,直插项目堵点。
“龙文区某产业项目原需3个月审批,专班提前介入梳理,15天完成!”报批攻坚小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称。
2025年以来,专班推动工业供地量、批而未供处置率跃居全省双第一,盘活土地9678亩,释放指标近1.4万亩。
龙文盈科智谷产业园通过“零地增资+空间换地”改造模式,引进26家企业,投资强度超300万元/亩。“权属复杂、诉求多元,我们测算百余版方案,最终平衡商业、生态与民生需求。”项目负责人展示的设计图上,曾经的“边角地”已蜕变为城市综合体蓝本。
除了龙文,在芗城区的上墩城中村,利用“整村搬迁+连片开发”模式,178亩改造区629宗民宅全拆,贯通中心城区。
边角地变身“连心桥”
“捧着‘红本本’那刻,很多老人掉了泪。”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翻开工作日志,上面记录着全市1.6万套住房的确权足迹。
民生温度更见于“产权清零”攻坚——
在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中,党员牵头创新“无过错购房人权益分离”机制,化解1.6万套住房办证顽疾——漳州商业广场小区300户居民因土地权属混杂十年未获产权证,专班4个月内发出首本不动产权证,获评全市党建十佳案例。
活用储备资源惠及于民:“储备地+”模式将实验中学南侧地块改建临时停车场,缓解行政服务中心拥堵。
“截至目前,我们已建成4个这样的临时停车场,累计提供730个停车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既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也为后续正式开发营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双赢。”
一片片“边角地”化作便民利民的“连心桥”。
“数字大脑”引来金凤凰
“神器!”一位外地房企负责人指着手机屏幕感叹。屏幕上,“云上漳州”小程序正以720度三维全景展示漳州芗城区的一宗地块——周边道路、绿化植被,甚至地块边缘的树木细节清晰可见。“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看地,连前期调研成本都省了!”他兴奋地说。
这正是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创新土地招商的一个缩影。
漳州自然资源局以“云上漳州”为引擎,从智能平台到精准招商,让“边角地”蝶变为产业“连心桥”。
从土地招商的“数字大脑”再到“土地超市”,收储专班再打出组合拳。
福建柱石建材通过平台拿下龙文区95亩地块,仅5个月便建成新型预制桩一期工厂,较传统流程节省半年;某台资企业将闲置厂房信息发布后,迅速匹配到扩产需求的小白心里软食品公司,实现“腾笼换鸟”。
这就是2025年4月上线的“土地超市”平台;在政府指导下,将碎片化低效用地整合为“可交易资产”,存量资源的“黄金货架”。
从“云端匹配”到“线下联姻”。
专班招商小组带着“云上漳州”筛选出的地块,南下深圳、厦门开展120余轮洽谈。在篮球比分直播:专场推介会上,市区7宗商住地块吸引90余家房企,当场达成19宗意向签约;同时,积极做好客商资源库动态管理,分类跟踪投资意向,促成30余宗地块高效匹配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不仅如此,专班还推行“拿地即开工2.0”全周期服务;在漳州开发区将新港湾造船厂,有139亩闲置土地分割转让给两家企业,专班通过预告登记允许未达投资额25%的土地先行开发,企业1个月内即开工。
据了解,截至2025年8月,漳州通过“云上漳州”已盘活低效用地334宗、1.23万亩,拉动投资212.4亿元,亩均税收增长超20%。
智慧大脑守护资源安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供应面临各种挑战:产业集聚区作为发展重点区域,还有多少地可以报批?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多个部门,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比如,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为发展工业,但该区域不仅有公园、耕地,还有永久基本农田,涉及土地类型多、用地性质复杂……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和用地会商三维“一张图”系统为用地保障带来了“及时雨”。
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国土空间“一张图”系统(E漳图),归集4大类766项核心数据,实现跨部门协同革命——R1线城际铁路漳州段前期会商从数月压缩至15天,执法效率提升50%;
信息安全是数字治理的生命线。漳州严格实施信息等级保护制度,采用政务云架构与等保2.0标准对国土空间数据实行分类分级加密管理,确保海量敏感信息在高效流转中安全无虞。
“四转工作法”跑出漳州速度
“从盖章审批到送服务上门,这是理念之变!”漳州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用地企业负责人点赞“1日拿证”的效率。
专班推行“权力转责任、责任转服务、服务转落实、落实转成效”四转机制,用地审批、不动产登记全面实现“1日办结”;2025年前7月保障漳汕高铁、古雷炼化二期等国家项目用地2815亩、用海4095亩。
从“三级联动”守护耕地红线,到“四转工作法”刷新审批速度;从1.6万套住房确权安居,到“一码惠企”激活市场细胞——漳州市自然资源局以一条党建“红线”,串起了资源保障的完整链条。
闽南潮涌,红土生金。一支支“红色专班”正以智慧与实干,在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征程上,书写资源高效治理的时代答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力箭一号“一箭七星”成功发射 再次承揽国2025-08-20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