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沈尹祺 张柳娟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夜幕初垂,华灯点亮了诏安县官陂镇新径村桐子里自然村的大坪。一张方桌,几把板凳,一壶清茶,新径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肖与十余名村民围坐在一起。一场围绕灾后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围炉夜话”,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成为官陂镇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写照。
“前段时间台风‘韦帕’带来的强降雨,导致咱们桐子里自然村上游的水渠部分坍塌,影响了几户村民房屋和果园,大家的难处,村两委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张文肖翻开笔记本,直奔主题,“今天请大家来,一是通报水渠修复的最新进展,二是想听听大家对灾后恢复和村里发展的好点子、好建议。”话音未落,村民张大叔便急切地说:“张书记,水渠塌了,路也冲坏了,果园遭了殃,日常进出都不方便啊!”
“大家放心,进度在赶!”张文肖拿出手机,向村民们展示着现场照片,“施工队已经进场,路面的淤泥、深坑基本清理填平了。因水渠坍塌受损的房屋、果木,镇里正在积极协调理赔和后续修复方案,请大家再耐心等等,困难一定会解决!”清晰的进度通报和明确的解决路径,让村民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有书记这话,我这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一位果农感慨道。
话题随即转向发展。村民老谢提出想尝试特种养殖:“听说投入小、见效快,还有人包回收,书记您看行不行?”张文肖推了推眼镜,语重心长地提醒:“谢老,致富心切能理解,但这类‘包回收’项目要格外警惕。邻村就有农户高价买了种苗,结果回收方失联,损失惨重。创业是好事,但一定要做足市场调研,核实对方资质,天上不会掉馅饼,咱得捂紧钱袋子,走稳致富路。”一番接地气的分析,引得大家纷纷点头。
夜话渐深,氛围愈暖。从水渠修复、产业发展到家长里短——谁家孩子在外务工近况如何,哪位老人需要定期上门体检……张文肖手中的笔未曾停歇,将村民们的点滴心声一一记录。“以前开会是干部台上讲,我们台下听;现在这样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说难处,心里真是又亮堂又暖和!”村民张伯的话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拉近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干群之间的心灵距离。
散场时,张文肖的笔记本已记得满满当当。“大家的诉求和建议,村两委都会认真梳理、尽快落实。修复进展、村务动态,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小微权力监督群’里发布,有事随时群里@我或打电话!”他的承诺,在宁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坚定有力。
一盏灯、一方桌、一壶茶、一圈凳,已成为官陂镇党员干部与群众“围炉夜话”议民事、解民忧的标配场景。这不仅是政策传达的“直通车”,更是民情民意的“收集站”、民生实事的“推进器”。
官陂镇将持续深化拓展“围炉夜话”活动内涵,将其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更聚民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