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18日讯(通讯员 卢国义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7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氧吧”座谈会在平和县大溪镇“青年氧吧”火热展开。来自平和青创协会、新阶人士、青年大学生、电商从业者等3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全域旅游、青年创业、品牌孵化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这场由大溪镇党校联合组织、统战、团委等部门发起的活动,不仅成为青年群体参政议政的“新窗口”,更以“+青创”模式,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多元活力。
“跨界智囊团”共绘文旅新图景
“大溪的树葡萄产业需要从‘卖原料’转向‘卖品牌’”“建议开发‘非遗+民宿’沉浸式体验路线”……座谈会上,从事跨境电商的新阶人士代表陈先生率先抛出观点。镇团委负责人则聚焦“人居环境与业态联动”说道:“我们调研发现,游客对乡村‘颜值’和‘体验感’的需求正在升级。”他建议整合乡贤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微度假综合体”。这些兼具专业性和可行性的建言,折射出青年创业家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跨领域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视角。
“青创共同体”破题人才凝聚力
如何让青年“留得住、干得好”?针对这一乡村振兴核心命题,座谈会第二环节掀起高潮。90后创业青年小吴分享亲身经历:“很多返乡青年缺的不是热情,而是资源共享平台。”他的发言引发了在场青年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就如何构建青年创业支持体系建言献策。通过深入讨论,大家表示,要充分发挥青创协会的纽带作用,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让创业青年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这种“以才引才”的模式,正在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新生力量。
“统战的‘柔’与青创的‘活’”
这场座谈会背后,是大溪镇探索统战工作与青年发展“双向赋能”的生动实践。一方面,通过“柔性引导”凝聚新阶层人士等力量,将其专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另一方面,以“活动IP化”提升参与感,通过定期举办主题沙龙、创业分享会等形式,持续激发青年参与热情,让统战的“团结面”更广、“服务线”更长,进一步延伸服务青年的工作链条。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最佳合伙人’。”大溪镇党委统战委员表示,下一步将建立建言办理反馈机制,确保“金点子”落地生根。在这场统战的“聚才”与青创的“破圈”碰撞中,一幅“青年与城镇共成长”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中国星座点2025-05-1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