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4月3日讯(通讯员 陈茹铃 刘慧凡 黄小乐 闽南网记者 周怡楠 文/图)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光影摇曳的屋檐下,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围坐在退役军人身旁,聆听一枚枚勋章背后的铁血荣光,叩访那些被岁月淬炼过的军旅生涯。自2023年成立至今,这支服务队葆有敬仰之心,累计探访了近五十位退役军人,以青春热情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
寄以星伴月 情意温澜生
“朱爷爷您好!我们很荣幸能有机会与您面对面交流。”坐在志愿者面前的是抗美援朝老兵朱宝锡。他身着戎装,胸戴纪念章。岁月染白了青丝,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但压不弯他的脊梁。
当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年仅17岁的他毅然决然投身军旅,誓以拳拳赤子心,为祖国的海晏河清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白鸽销声匿迹,留下肆意乱飞的炮弹。在弥漫半空的硝烟与灰白云雾混杂的环境下,他从未退缩,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赤胆忠心。
“你们今天来听我说这些,我很开心,谢谢你们。”朱宝锡看着志愿者,脸上露出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般温暖。他多次向志愿者表达感谢,志愿者温暖的陪伴触动了他。这是对这支志愿服务队的肯定与鼓励,是温情的回响。
“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坚持以热忱为原点,以时光为经纬线,用陪伴温暖每一位退役军人,点亮每一个坐标,织成以爱为名的坐标系。
执笔铭青史 绘梦续丹心
昭昭往昔,惕惕青矜。如今耄耋之年的朱宝锡,经常给后辈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以口述亲身经历带领年轻一代触摸历史的脉络与伤痕,希望他们能发扬志愿军精神,铭记历史,奋楫扬帆。
在与朱宝锡交流的过程中,该服务队了解到他的心愿——希望历史不被尘封,让更多人看见历史,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守护好、建设好。为完成朱宝锡的心愿,“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立足专业特色,执笔铭记烽火岁月,用镜头记录军旅故事,让退役军人故事被听见。
“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致力于提升退役军人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传播红色文化,彰显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丝乐韵致扬 线牵暖意绵
“这首是《红梅赞》。”葫芦丝声如溪流潺潺淌过山间,悠扬婉转,如丝如缕,亦如低语的风拂过竹林,稳定而庄重。在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周,志愿者收到了退役军人林顺湘发来的第二个练习葫芦丝的视频。
极目平沙千里,冷月寒风,大荒人烟稀少。罗布泊,这是林顺湘隐姓埋名,夜以继日、焚膏继晷的一片热土。时间的进度条拉回到1977年底的某天深夜,接到秘密任务的他肩鸿任钜,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西北戈壁零下26℃的猎风卷起黄沙,掩埋了他的姓名,但吹不倒他坚如磐石般的信念。当蘑菇云在罗布泊腾空而起时,他所在团队迅速进入爆炸区,将实验狗转移至野战医院进行紧急处理。林顺湘深耕病理研究,显微镜下的千余幅影像,最终形成了两大册的完整图谱,为我军科研瑰宝添彩。
“林爷爷吹得真好听!”
“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不仅于采访之际伴退役军人左右,还在线上筑起心灵的港湾,以细腻入微的情感支持与陪伴,让退役军人心沐温情,使“关爱退役军人”行动焕发出新的生机。
影留相守情 册载荣光锦
“可以叫我爱人出来一起拍吗?”在采访活动接近尾声、拍照留念时,林顺湘想要让他爱人一起跟志愿者合影。据林顺湘介绍,他的爱人于2022年底出现“阿尔兹海默症”前期症状,时常忘记自己要找什么东西。
“可以呀!我们给您和您爱人单独拍几张合影吧。”志愿者用镜头对焦美好,按下快门定格永恒。
“我想把文字稿打印出来保留。”当了解到林顺湘的想法时,“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再次行动起来。他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退役军人事迹制作成纪念册赠予退役军人。
“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始终以满足退役军人需求为方向标,以矢志不渝为锚,化踔厉奋发为桨,向着远方坚定驶去。
熠熠星光聚 悠悠志愿行
据介绍,未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将把温暖送入更多退役军人心中,让更多的退役军人故事被听见。他们也将把采访收集的珍贵口述史料转化为红色小说、红色话剧,让钢铁岁月在文字与光影中永续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磅礴的向心力与感召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