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2月25日讯(通讯员 朱乔柽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文/图)在云霄县,隐匿着一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平乡莆顶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五百八十余载风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这古村,以它独有的方式,静静地讲述着岁月的故事,承载着淡淡的乡愁。
莆顶村,坐拥盆地之利,群山环抱之中,宛如一个天然的“聚宝盆”。这里,古厝、古祠、古树、古井、古碑交相辉映,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交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极具旅游观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古村的神秘,在于它的不经意。或许,就在那一扇看似不起眼的大门背后,曾住过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或许,路边那棵看似平凡的榕树,正是某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者。
进村的路口,一棵参天古榕巍然屹立,树冠如华盖遮天蔽日,树干粗壮、树根苍劲,宛如一条威武的巨龙,蓄势待发,欲搏击苍穹。这棵古榕,被誉为云霄县胸围之最,需六人合抱,树龄高达三百五十年。此外,村中还有一棵六百年的重阳木和八棵百年古榕,它们共同见证了莆顶村的沧桑巨变。
一路前行,古树的雄姿令人叹为观止,而枕石溪畔的土楼更是让人沉醉。青砖素瓦、飞檐翘角,掩映在绿荫丛中,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其中,莆阳楼尤为引人注目。这座始建于明中叶的土楼,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马蹄形,是莆顶李氏族人聚族而居的大型民居建筑。据《李氏家谱》记载,莆顶李氏乃唐李伯瑶公之后裔,历经繁衍,成为云霄李姓的盛族。莆阳楼不仅承载着李氏族人的荣耀与梦想,更是他们不忘祖籍、勤劳耕作的见证。
走进莆阳楼,两块形状特殊的铺地青石——牛舌石和桃子石映入眼帘,它们从莆阳楼始建时保留至今,成为李氏族裔寻根谒祖的重要标记。再往里走,便是李氏家庙——旌义堂。明弘治年间,莆顶人李靖因捐粮赈灾有功,被朝廷旌为义民,并表彰建堂。堂内木雕匾额技艺精湛,彩绘图案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艺术品虽历经风雨侵蚀,但依旧色泽光鲜、艳丽如初,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莆顶村保存完好的土楼共有五座,它们形态各异、别具特色。莆阳楼恢宏大气、华丽壮观;南阳楼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德阳楼端庄谦逊、内敛柔媚;仁里楼斯文儒雅、颇具君子风度。
自古以来,莆顶村便是书香门第之地。数百年来,这里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如大理寺卿、将军、荣禄大夫、进士、举人等,他们灿如星斗,照亮了莆顶村的历史长河。
莆顶村如同一部尘封已久的史书,翻开厚重的封面,我们是否能读懂它曾经的辉煌呢?这里每一个门匾都洋溢着读书人的品格,每一副对联都蕴含对文化的追求;即便是在那些年代久远、荒草丛生的残垣断壁间,也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知识气息扑面而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