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兴镇,官陂蝶变。2024年10月,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官陂中学落地,创新模式成教育新地标;同年写入诏安县政府工作报告,显教育优先战略。2025年,全民教育认捐热潮续新章,政府、民众共筑教育梦。捐资助学,润今照未来。为此,官陂镇推出“助教兴学,感动常在”主题策划活动,以“助教兴学”为镜,见证教育力量汇聚,崇文基因新时代绽放。本期聚焦:《助教兴学润桑梓 银发丹心映初心》。
闽南网2月19日讯(通讯员 张柳娟 闽南网记者 陈惠容)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贤达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诏安县官陂镇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本次“爱心无大小,一元亦爱心”募捐活动中,退休教师群体以实际行动践行“助教兴学”的崇高理念,以银发初心续写育人情怀,用点滴奉献汇聚成推动家乡教育发展的澎湃力量,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官陂中学挂牌后的教育强镇建设注入新动能。
张国财是土生土长的官陂人,从在官陂念书到教书,再到官陂中学退休,他对本乡本土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回忆起官陂中学的辉煌岁月,那时的穷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官陂中学逐渐陷入了不景气的境地。但令人欣慰的是,2024年10月24日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官陂中学的签约挂牌,为官陂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这位从教35年的老教育工作者眼中重新燃起希望。退休不退志的张国财不仅捐出5000元积蓄,更化身“教育联络员”,奔走联络教过的学生、张廖宗亲会和客家源流研究会等群体,积极发动身边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无独有偶,张大常老师也是退休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他1966年就读于下官小学,1976年从官陂中学毕业。十年寒窗苦读,他怀揣着改变山区孩子面貌的抱负,毅然报考了云霄师范学校。“当年报考师范,就是想用知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张大常从云霄师范毕业后,先后在太平、霞葛、官陂等地任教近38年,之后在官陂中心小学退休。虽然在工作教书期间没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但退休后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发光发热,加入了官陂助教兴学促进会,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面对当前教育现状,他提出“家校协同育人”的恳切建议:“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给教师减负松绑,建立家长学校沟通长效机制,让老师专注教学、家长理解教育,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官陂中学的签约挂牌,他深感欣慰:“这对后辈来说是有福的,我们建设教育强镇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除了张国财、张大常老师,还有张子慧、张永安、张才周、张士敏、吴继宗、张伟敏、张木鲜、张钦华等在退休教师群体的助力下,官陂镇的教育事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榜样。“银发力量”与“青春校园”的碰撞,正在重塑山区教育生态。
春华秋实,薪火相传。在这片承载着客家文脉的青山绿水间,一场由银发初心引领的教育变革正在书写新的篇章,而官陂人心中那盏照亮山乡的希望之灯,必将愈发明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挖掘篮球比分直播: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