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3月3日讯(通讯员 李彩珍 闽南网记者 卢樘龙 文/图 )近日,一群白海豚在九龙江入海口上嬉戏的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显示,湛蓝的海面有5只体型修长,浑身雪白的精灵正在“春游”,它们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底捕食,平静的水面在它们的热舞下也热闹起来,引来路人驻足观望。
九龙江,亦名漳州河,是球探体育比分: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其入海口是中华白海豚的传统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频繁扰动影响,自然生境受损,中华白海豚踪迹难寻。近年来,龙海区坚持陆海统筹,致力于生态修复,全面推动九龙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龙海区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水系治理等生态项目。从九龙江源头到海域开展流域-海域全过程生态整治,逐步恢复九龙江入海口中华白海豚自然生态环境,中华白海豚回家的次数明显增多。从2022年夏季开始,九龙江沿岸居民都有见到这群可爱的白精灵,特别是今年篮球比分直播:以来,白海豚再现的次数不断增加,已不再是稀客。
全力推进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强化入海排污口管控。已完成龙海区入海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工作,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共登记范围内入海排口302个(其中原海洋督察114个,新增188个)。按照“一口一策”工作原则,分类推进入海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已完成龙海区5个工业企业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加强对重点直排海污染源监督管理。强化在线监控和执法监管,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提升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确保全年稳定达标。
全力清退海上超规划养殖。龙海区共清退养殖面积有56.53公顷,其中:紫泥镇32.83公顷(含北港争议12.31公顷)、海澄镇1.13公顷、浮宫镇13.58公顷、港尾镇7.35公顷、隆教乡1.64公顷,完成清退任务的100%。
规范配置水产养殖尾水底泥处置设施。指导推进九龙江流域水产养殖户因地制宜开展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探索采用综合种养、人工湿地、工程化循环等治理模式,破解水产养殖尾水直排对水环境的污染。已督促辖区各沿海乡镇及养殖户按照占养殖总面积不少于5%的比例配建水产养殖尾水底泥沉淀处理池,全区沿海乡镇共有池塘养殖主体2507户、面积24059.8亩,现已配备沉淀池395口、面积1231.51亩,配建比例达5.12%。
开展海漂垃圾综合治理。龙海区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组建“海上环卫”队伍,层层落实责任,持续开展近岸海域海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2022年全区累计投入海漂垃圾整治资金453.53万元,出动打捞船舶114艘次,出动打捞人员8294人次,打捞海漂垃圾331.2吨,清理岸上垃圾总量687.3吨,有效改善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
实施九龙江口整治与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九龙江中港共清淤疏浚74.35万立方米;清理牡蛎壳9万吨,建牡蛎壳无害化集中处理厂1座;清理互花米草110公顷,人工种植红树林40公顷。
据悉,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广布于中国东南部沿海,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它们对海洋生态环境十分挑剔,白海豚频繁出现在九龙江入海口畅游,正是各部门通力协作,努力抓好大生态保护的结果,也见证了漳州的生态环境逐步向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罕见出土五件古代“蒸锅”,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