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称,无人机、卫星、电脑病毒……科技发展让有血有肉的情报人员相形见绌,但人的因素也不可或缺。
据西班牙《趣味》月刊1月号文章称,2006年11月1日,周三,俄罗斯前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伦敦市中心的千年饭店的松园酒吧与几个昔日的特工同事正在聚会。现场的监控录像拍下了他正常行走的画面,并没有表现出运动上的障碍。然而22天之后,利特维年科因突发重疾在一所医院内去世。据英国司法部门即将要结束的调查指出,利特维年科当时正在酒吧与安德烈·卢戈沃伊和德米特里·科夫通喝茶,很快便感觉到了身体不适。11月3日,利特维年科因呕吐和身体疼痛入院治疗。
“我的一位同事跑到我的办公室,告诉我说在伦敦北部的一家医院,有一名男子讲述了一个十分离奇的故事。他说他曾是俄罗斯情报机构的一名特工,他被他的昔日同事下了毒。”当时负责英国反恐部门的彼得·克拉克在案件调查中说。
一点点放射物质放倒麻烦的对手
文章称,在利特维年科去世前两天,有毒物质很偶然地被检测出来:钚210,一种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化学元素。在英国辐射防护部负责调查此案后,相继在伦敦的一些车站和地铁站都发现了这种放射性物质的存在。“我们在参与调查人员乘坐的飞机上发现了钚210,在足球场、餐厅和酒店中也发现了。毫无疑问,公众对此相当担心。”克拉克说。伦敦有40多处地点都被钚210污染,但最多的还是在松园酒吧卫生间的门、洗漱台和干手机上,这表明那两名前特工也在这些地方下了毒。
虽然到底是谁下的毒,以及为何要对利特维年科下毒手,都还无法证实,但这件事本身已经足以证明现在的间谍所使用的尖端技术已经到了何种程度,甚至可以控制随身携带的辐射物质的剂量,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然而,这真的是情报行业的常态吗?今天的间谍真的可以使用那些我们过去只在文学作品或者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各种先进技术吗?这些技术真的万无一失吗?这些疑问的答案都是相对而言。
文章称,至少特工领域内的权威专家之一兼记者蒂姆·韦纳是这样认为的。在其2007年出版的《灰烬的遗产:中央情报局的历史》一书中,这位原《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指出:“在白宫和国会的帮助下,中情局必须创建新一代特工队伍,能够讲多国语言,可以在海外工作数年。不要说想要找到这样的人才很难,到目前为止,中情局负责招募和培训的人在这项工作上其实已经宣告失败。”
9·11事件彻底改变美国间谍行业
文章称,韦纳之所以敢言,是因为他花了很长时间调阅了5万多份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的档案文件,访问了许多相关重要人员,对美国驻伊拉克、阿富汗和索马里,以及美国本土的特工遭遇的一些重点失败案例进行了分析。他指出:“9·11之后,时任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哈钦斯走访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军事基地。这趟视察让他意识到,美国是在这些地方创建了一个‘小美国’,生活在这里的是一些没有经过充分语言培训,不能融入当地文化的人。我们为这样的无知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在“无知”带来的各种后果中包括1998年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遇袭、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后来曝出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错误情报等。这些失误和错误甚至让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公开指责中情局人浮于事、缺乏专业特工、培训不到位等。这在前任总统中是从未出现过的指责。
文章称,9·11恐怖袭击事件标志着全世界情报部门即将发生转变。2001年9月17日,小布什下达秘密指令,要求中情局对全球范围内的可疑者展开追踪、监禁和询问,情报部门不受任何限制。96个小时之后,也就是21日,小布什在国会山发表演讲,指出将尽可能利用一切手段和必要的战争武器,摧毁全球恐怖网络。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展开法外逮捕、设立黑狱、定点清除和利用军用无人机等行动,用以监控和实现其反恐目标。这一切都发生在我们今天所生活的真实世界中。
技术虽然贵但比人可靠
文章称,小布什强调:“我们的回应不仅仅是突然的报复行动和孤立的打击。美国人不能坐等战争的到来,而是要发起一场前所未见的运动。可能包括在电视上已经见到过的那些突然打击,以及秘密行动。”
这段话可以被看作是对间谍工作的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新型的间谍工作带来了另一种后果,即让人的因素让位于技术。技术或许更加昂贵,但却更加可靠和具有可控性。这是目前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都在走的一条道路,至少是那些掏得起钱的国家。
直截了当地说,技术永远是间谍的最好伴侣。不用往远了说,美国的第一颗间谍卫星“日冕”(Corona)于1960年投入使用,美国用其窥视苏联长达12年之久。第二颗间谍卫星名为“小屋”(Chalet)。第三颗于1985年发射升空,名为“大酒瓶”(Magnum)。与此同时,苏联也让自己的间谍卫星入轨运行,命名为“琥珀”(Yantar)。
文章称,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今天。2010年以色列发射了“地平线-9”间谍卫星,2011年1月美国发射了“锁眼”KH-11间谍卫星。后者具备了日夜观察到50厘米大小物体的能力,也就是说可以看到地面上行走的人及其携带的武器。这是一种许多国家都梦寐以求的技术,很多国家甚至试图用自己的手段模仿。
在那些定点清除行动的背后都少不了这种现代的间谍卫星。所谓定点清除就是指选定一个目标,进行跟踪,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将其消灭。像中情局这样的情报机构通常都不会承认采取了定点清除战术,但一些记者,比如蒂姆·韦纳则断言,美国一直没有停止使用这一战术。韦纳在其《灰烬的遗产》一书中指出,“中情局已经不再试图成为一个情报机构,而是公开为一个准军事性组织,专门致力于定点清除”。
文章称,就俄罗斯而言,利特维年科就属于定点清除的对象,此外还有俄罗斯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她以撰写直接抨击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克里姆林宫对车臣政策的文章而闻名。2006年10月7日,她被发现死于自己所住公寓的电梯内,头部和胸部分别中弹。
以色列也制造过具有新闻轰动性的定点清除行动,那就是针对巴勒斯坦哈马斯领导人艾哈迈德·亚辛。2004年3月22日清晨,坐在轮椅上的亚辛出门做祷告,与往常一样在他的身边是大批的保镖,但是他还是被阿帕奇直升机远程发射的导弹击中身亡。2010年哈马斯的高级指挥官、“伊兹丁·卡桑”旅的创始人之一马哈茂德·马布胡也死于以色列的定点清除行动。令人记忆深刻的还有伊朗的多位物理学家的神秘死亡,比如马吉德·沙赫里亚里和穆斯塔法·艾哈迈迪·鲁沙尼。二人都是伊朗核计划的重要成员。他们的死让人们对背后黑手美国和以色列产生了怀疑。
文章称,无论是近距离射杀,还是直升机远程发射导弹,在今天这两种手段都有了替代品:可以从数百公里之外远程控制的无人驾驶飞机。《美国在阿拉伯半岛用无人机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美国无人机在伊拉克是这样杀人的》、《美国无人机杀死沙尔利袭击事件嫌疑人之一》,这些就是近几个月来西班牙媒体的标题。尽管无人机的使用早已不新鲜——在南斯拉夫战争中就出现过无人机的身影,但是技术的完善和更大规模的装备让无人机变成了情报、甄别和战场作战任务中的重要工具。
马德里欧洲大学国际公法教授拉克尔·雷盖罗指出:“2009年以来,美国、英国和以色列在实战中使用无人机进行大规模屠杀成为惯例。其目的在于,在未经审判的前提下除掉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利比亚和加沙地带的可疑恐怖分子。”
文章称,不加区分地频繁使用无人机已经造成了大量无辜者丧生。雷盖罗指出:“在情报工作中利用无人机对各种法律都提出了挑战,包括对数据和隐私的保护等。但是,没有哪条国际法禁止国与国之间互相刺探情报,虽然这种做法显然并不能促进政府间的相互信任。”
除此之外,人们还不能忘记现代间谍的另一个战场,那就是大规模拦截通信。美国国家安全局前外判技术员爱德华·斯诺登揭秘的大量文件证明了这一点。从斯诺登的揭秘中得出的第一想法是,美国正在对全世界各国实施监控,利用的正是所有国家都想拥有的技术。比如,美国著名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棱镜”项目,可以让美国情报人员“大摇大摆地”进入苹果、谷歌和雅虎等企业的服务器,拦截电子邮箱、社交网络信息,以及储存在服务器中的各种文件资料等。
此外,据《卫报》和《快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还进入了数百条光缆,这使它可以每天轻松地拦截到上亿条信息。
不止如此,英国记者、情报专家邓肯·坎贝尔指出,美国的一些办公建筑大楼虽然采用的材料可以阻止电流进入,但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却是完全透明的,这就让从毗邻的建筑中实施监视而不被察觉成为可能。
新一代007——抱着键盘的黑客
文章称,所有这些技术让“情报至上”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具有了价值。坎贝尔还披露了一些大型程序设计是如何与美国政府展开合作,通过各种间谍程序对普通公民的通信进行监控的。
在各种新的情报技术中,有一种武器让人愈发地担心,那就是用来感染其他系统或窃取信息的电脑病毒。已经在运行当中的最危险的病毒是被称为“超级工厂”蠕虫病毒。2010年,该病毒成功攻击了伊朗的核设施。《纽约时报》报道,该病毒的设计者是美国和以色列,但这一点官方从未正式承认过。就在该病毒正准备攻击控制着伊朗核电站的电脑系统的时候,伊朗人成功将其破解。如果破解没有成功,该病毒就有可能让伊朗所有的核电站瞬间爆炸。同样的灾难还有可能发生在化工厂和武器制造厂。
文章称,这正是2010年理查德·克拉克已经预言的间谍战中的新概念。克拉克当时是小布什政府的安全顾问。他认为,在发生大规模网络攻击之后,“随着食品和资金逐渐出现短缺和匮乏,社会状况将快速恶化,但最糟糕的在于,这一切灾难的背后,攻击者的身份始终都将是个迷”。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卡洛斯·埃利亚斯认为,全球范围的网络战可能持续时间不到15分钟,但却可以让人类文明顷刻间崩塌。
克拉克指出:“电子邮箱崩溃、炼油厂爆炸、航空塔台失去控制、列车出轨、金融数据一片混乱、电力网络瘫痪、卫星轨道失控等。这样的威胁只能用更高级别的技术加以阻止。”依照克拉克的描述,这无异于冷战的升级。
文章称,但是,在如此复杂的技术当中,人的因素到底占多少?韦纳认为,特工这个行业永远不会消失,因为永远需要人去到技术抵达不了的地方。因此,情报机构还必须“雇用、训练和储存人才”。与此同时,技术永远将会领先一步。(编译/王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注册
祝贺!我国最大“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2024-12-19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篮球比分直播: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